韋恩這位現在的影史票房冠軍導演,還在澳大利亞不緊不慢的享受美景,可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整個北美已經被《侏羅紀公園》掀翻了天。

尤其是時間緩緩的來到七月底,這部影片以略微慢於《小丑》的速度,突破了3億美元,又在所有人都期待的目光中,慢慢的超越了《小丑》的3.3億美元,達到了恐怖的3.4億美元。

這部《侏羅紀公園》甚至沒讓《小丑》在北美票房榜上待太久,就直接彎道超車迎頭趕上。

可所有人都知道《侏羅紀公園》的票房,還有增長空間,這畢竟是一部全家歡影片。而且比票房數字更恐怖的是周邊,不管什麼東西,只要和這頭恐龍沾邊的,都已經開始賣瘋了。

在這部影片稱霸北美第三週後,同樣開始在海外開始了橫衝直撞,攻陷一個個國家的院線市場。

這讓許多國家的媒體高呼狼來了,《小丑》的風暴還沒完全平息,好萊塢又攜《侏羅紀公園》開始攻城略地,這讓很多國家第一次見識到了,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可怕之處。

在英國那邊的吉米進展也非常順利,雖然他做這方面的能力非常一般,可手裡有錢就是最大的優勢,成功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前,悄悄地拿下了《指環王》和《霍位元人》的影視改編權。

當時間來到八月中旬時,《小丑》在北美造成的轟動已經基本平息,影片也開始陸續從院線下檔,只有許多偏遠地區的影院,還保持有一定的放映場次。

實際上韋恩和娜奧米沃茨設計的旅行路線,並沒有如計劃般走完,邊走邊玩行進速度遠低於預計,而澳洲美人也要飛回北美,參加《窈窕奶爸》的宣傳活動。

索性韋恩也提前結束了這次休假,和娜奧米沃茨一起飛回了洛杉磯。

這次難得的放鬆時間,是他來到這邊後二十幾年不曾有的。從小開始韋恩就有目的的開始學習,成年人的自制力讓他不斷的吸收知識,卻也從沒有長時間的放鬆過緊繃的神經。

從大四開始,他又連續三年時間拍攝製作了三部電影,這期間任何一點的錯誤都不敢犯,一直生活在強大的壓力之下。

這種工作效率,在好萊塢高產的導演裡面,也算得上是快槍手中的快槍手了。正常幕後人員的做法,都是拍攝一部影片後,開始漫長的度假生活,恢復好了體力精神,才會開始下一個專案的工作。

再次回到洛杉磯後,韋恩也第一時間瞭解了律師瑞恩和霍華德那邊的談判狀況,就如同他吩咐的一樣,他們並不著急談論價格,還在保持時間不長就接觸一次的節奏互相試探。

先是和DC的喬納森凱勒通了個電話,和他約好了一起談談的時間,韋恩又給華納兄弟的傑夫羅賓諾夫打了過去,確定了那部恐怖片的版權問題。

一切都問清楚之後,把打字機搬到了三樓陽臺,在兩隻金毛的陪伴下,他開始準備撰寫《小丑回魂》的劇本和專案計劃書。

這部片子雖然是作為一部以票房為主要目的製作,可其中要準備的東西很多。主要角色是孩子就是一大難點,好萊塢所有劇組最頭疼的兩種拍攝目標,就是動物和孩子。

這方面他打算找比較成熟一些的孩子,歲數稍微大一丁點問題不大,可以透過化妝解決一部分,其實麻煩來自工會和兒童保護組織。

不夠18的孩子,在他們眼中無疑就是兒童的範疇,這也是北美社會上的普世價值觀,不管私下裡如何,只要觸碰到兒童的一切,全都是媒體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各種敏感點。

這是恐怖版本的伴我同行,作為一部以孩童為主角的電影來說,這部電影肯定會被扣上殘酷恐怖的帽子,這也是本片的賣點之一。

弒父、戀女童、校園霸凌、扭曲的親子關係、種族問題、朦朧的性啟蒙和初戀,還有最重要的孩子們的友誼,這些元素都要放到裡面,講的有條不紊步步驚心,才算是成功。

如今提起韋恩格林伯格,大多數影評人和媒體,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黑色的電影,那就乾脆拍出一部恐怖片,給自己的恐怖片之旅收個尾。

按照韋恩自己的規劃來說,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基本上在他之後的導演生涯裡,也就不可能再去拍這種型別的恐怖片了,大投資大製作才是他的首選。

說句實在話,史蒂芬金的原著寫的就非常好。別的恐怖片是想著辦法讓你害怕,而《小丑回魂》不同,他是在想著辦法告訴你不要害怕。

好的恐怖片不一定要講一個特別恐怖的故事,或者可以講個特別好的故事,並適當的放入一些恐怖元素,也是棒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