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納森凱勒的擔憂很正常,僅從初剪出來的樣片上就能看出來,這部影片全片所有鏡頭都充斥著嚴肅、黑暗和壓抑,

這是罕見的拋棄了所有喜劇元素的影片,在這個年代是相當少見的,現在主流商業大製作,觀眾最喜聞樂見的動作片裡面也摻雜喜劇元素,這也是九十年代的特色了。

“喬納森,製作這部影片的初衷就沒有考慮幽默,我給他定義的就是一個黑暗嚴肅的核心。從小我就不是一個漫畫迷,也只是簡單看過一些特別出名的那些。

我當然理解你對市場前景的擔憂,可我還是有一些個人理解,從小到大看過看過的所有DC漫畫,神奇女俠、超人、尤其是蝙蝠俠和正義聯盟這些,這些漫畫裡故事裡,最不需要在乎的東西就是該死的幽默感。”

這話不光說給了喬納森凱勒聽,就連扎克施耐德、約翰格雷和即將動手剪輯的道恩斯科特,都沉默的回想起來看過的漫畫。

是的,沒什麼錯,DC漫畫裡出現的人物或者說英雄,幾乎全部都是苦大仇深的型別,什麼搞笑元素基本跟他們就不挨邊。

“這就是你把影片拍攝的,帶著些許漫畫質感的原因嗎?”扎克施耐德激動的全身發抖,可能這間屋子裡,只有韋恩知道他為什麼這麼激動。

他就是個徹頭徹尾的DC漫畫迷,就連後來經過他的手拍攝的影片,也明顯帶著濃重的漫畫風格,這是對漫畫粉絲的狂歡,也是對路人觀眾的不負責。

粉絲向電影不是不能有,比如說那些青春校園片,或者最典型的瑪麗蘇《暮光之城》,這些電影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粉絲也會為影片買單。

可DC漫改大片的投入,就不可能只製作成粉絲集體狂歡,路人緣特別差的那種影片,損失了太多的路人觀眾,僅憑粉絲為電影買單是遠遠收不回投資的。

以正義三巨頭在全世界的名氣,之所以會被後來漫威壓著打,與華納兄弟高管的迷之操作有關,也與扎克施耐德沒有一個長遠規劃,拍攝出來的電影過於粉絲化,有很大的關係。

影片正式開始第二次剪輯後,喬納森凱勒再一次恢復了沉默寡言,有時他會不像一個大公司的高管,一整天都泡在剪輯室看著,有時連著兩三天都不見人影。

“這裡,停!”螢幕上的這條素材,正是影片結尾部分,羅伯特德羅尼和尼古拉斯凱奇表現極為精彩的那一個長鏡頭。“這段除了我留出來的剪輯點,剩下的全部都要留下來!”

這段戲是韋恩對全片最滿意的一場,這段長鏡頭在他看來,還要超過自己腦海中的原本畫面。

“韋恩,這段長鏡頭全部保留,會不會有些太長了!”約翰第一次提出了反對意見,這與他製片經理的職責息息相關。

這部影片如果完全按照韋恩的意思剪輯,那成片之後的時長要有多長?這讓約翰感覺是不是導演的權利太大了,有些開始放飛自我了?

眾所周知,一部影片的長度決定著在影院中,每天能放映的次數,製片方肯定是希望在合理性保證的情況下,越短越好。

與之相反,一部影片就是導演思想的延續,如果任由導演自己做主的話,那剪出多長時間來都不會奇怪。

這就是為什麼好萊塢普遍把導演排斥在後期工作之外的原因,就算是得到剪輯參與權、建議權的導演,最終作決定的還是影片的製片人,畢竟他們一直保持著清醒的腦子,所做的決定都是為了市場。

抬頭看向製片經理擔憂的神色,韋恩給了他一個安慰的笑容。“約翰,別擔心,我還沒被那些該死的執念衝昏腦子。你應該相信我能夠在商業和藝術性上,找到那個平衡點。”

本來這件事到這裡就應該過去了,不過約翰想了一會後,還是不放心的把韋恩拉出了工作室,一起坐到了門外的椅子上。

喝了一口手中的咖啡,他還是猶豫著問道:“韋恩,影片的最終時長大概會有多長?這關係到華納兄弟的整體宣發策略,現在已經過了初次剪輯,你必須給我一個準確的預計時長。”

“你知道後期製作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