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格林伯格說的可能嗎?絕對有可能,並且可能性還非常大,不過他對這方面一直很小心,絕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

“放心吧,爸爸,我有分寸。等到影片下檔,這件事會立馬結束!”

看著信誓旦旦的兒子,老格林伯格哼了一聲,扭頭回去了。

悠閒的兩天時間一晃而過,謝爾蓋也結束了胡吃海喝的日子,開上車帶上兩隻金毛,載著自己老闆回到了洛杉磯。

假期過去了,回到洛杉磯第二天,韋恩、盧克和約翰,一頭扎進了華納後期工作室。

相比於《忌日快樂》時的後期製作,華納兄弟提供的條件明顯要專業的多,剪輯師道恩斯科特也是行業裡比較出名的老手。

其實韋恩特別想把那位大媽剪輯師,城堡石影業的茱莉亞挖過來的,可惜她並不想更換工作環境,而華納製作的影片,也不可能放到別的公司去製作後期。

剪輯師對於一部電影有多重要?他們就相當於對影片在進行二次創作,不同的剪輯師,運用不同的剪輯手法,做出來的效果可以說是千差萬別。

而這部影片的剪輯工作,肯定是以導演的意見為主,就他拍的膠片長度來說,要比正常拍攝的少很多膠片,這也是拍攝工作速度快的原因之一。

動手之前,幾個人在後期工作室,照例開了一個意見碰頭會。

韋恩要把他對於電影的製作理念,成片後需要的故事風格,毫無保留的說給剪輯師道恩斯科特,這樣他在第一遍粗剪時,才會注意保留導演需要的鏡頭。

“夥計們,這注定是一場比拼耐心的工作,我們拍攝了超過800分鐘的鏡頭,其中大部分都要剪掉,繁瑣的工作就要來了,動手吧,夥計們!”

隨著韋恩說完,道恩斯科特走到了螢幕前,開始了第一遍的粗剪工作。約翰則一言不發,只是站在他們身後,默默地觀察著整個工作。

超過800分鐘的膠片,需要經過粗剪,二次剪輯,細剪,還有綜合成片剪輯。從開始就要對比素材選擇、拼接,到最後經過一幀一幀的剪輯,修片,調色,再加上配樂,把它壓縮到90多分鐘,才是一部劇情流暢的電影。

從剪輯師動手之後,韋恩一刻都不敢分心,他和盧克就站在道恩身後,不時就會商量一下對於素材的使用意見。

這些不同素材經過不同方式搭配,拼接,有可能出來的電影效果會完全不同,故事甚至南轅北轍,所以他必須時刻盯著,保證所有膠片使用,全部符合自己腦海中的設想。

就韋恩前世所瞭解來說,這方面的反面教材簡直不要太多,雷德利斯科特在拍攝《天國王朝》時,最後的公映版本和導演剪輯版,完全是兩部影片。

《天國王朝》的票房失敗,其實不能全怪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雖然他兼任了製片人,可二十世紀福克斯高管,對影片後期剪輯的指手畫腳,是影片失敗的主要原因。

韋恩看過這部影片的兩個版本,公映版本簡直就是個災難,其中關於故事前期的鋪墊不夠,後面就出現了讓觀眾莫名其妙的劇情,還有其雜亂的敘事節奏,讓影迷看過之後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相比於公映版本,雷德利斯科特的導演剪輯版時間更長,全片190多分鐘,至少把這個故事給講清楚了。

可如果公映的是雷德利斯科特的版本,票房會好嗎?其實韋恩覺得也不一定,但是至少他把故事給圓了。

不去談別的,好萊塢的製片公司投資影片,第一目的就是為了盈利,導演剪輯版過長的時長,就天然對放映場次不友好,製片公司會限制導演剪輯權,有很大原因是因為這個。

如果韋恩以後不想走上雷德利斯科特的老路,那就一定要剋制自己導演自嗨的慾望,剪輯影片時就必須以盈利為第一考量。

像《逃出絕命鎮》這樣的小成本電影,後期不用新增特效什麼的,工作相比於那些大製作沒有那麼複雜,但也不會輕鬆。

“停,道恩,把十六號鏡頭換到這裡,七號和八號鏡頭之間淡入,對,沒問題!”韋恩不時的會打斷剪輯師的工作,在和盧克商量過後,還會讓他修改剪輯方案。

“韋恩,這裡如果使用一點高速慢鏡怎麼樣?”盧克指著螢幕中,剛剛完成的畫面,那裡是男主角在屋裡殺人的場景。

“先保持這樣,等到剪輯完成看看效果,再決定用不用。”

盧克聽到他的話,只是在本子上記下自己的意見,這才是第一遍剪輯,後面還會至少有兩三遍,他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