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

“在瓶底書刻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

論意境,這首《青花瓷》就像那江南水墨山水畫。

論詞句,與其說是一首歌,不如說這是一首詩。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聽眾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副春雨朦朧的唯美畫卷。

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

更是用極強的畫面感,把觀眾拉入了楚河描繪的絕美畫面。

整個華語樂壇,再也找不到一首像《青花瓷》一樣,聽了讓人想跪的古風曲子了。

大家都說古風歌沒有市場。

楚河卻開創了一個先河。

詩句與水墨畫完美的融合,再挑剔的樂評人,在這首歌面前也得乖乖跪下。

沒有想象中的歡呼聲,觀眾們都沉浸在楚河描繪的意境中無法自拔。

在這世界音樂節中,中國古典音樂首次亮相,更像是一記驚雷,在觀眾面前炸響。

沒有重金屬樂的狂野,也沒有西洋交響樂的震撼。

楚河卻把傳統古典樂的靈動,渾圓而又極具穿透力的質感展現的淋漓盡致。

配上這首《青花瓷》絕美如詩句一般的歌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觀眾,這樣的感官體驗都是空前的。

現場安靜的有些詭異。

楚河也從這首歌的意境中走了出來。

在他的示意下,所有的樂隊成員都站了起來。

她們滿臉的興奮,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她們意識到,自己可能見證,並且參與了華語樂壇的里程碑。

這一刻,她們看向楚河的目光滿是崇拜。

作為音樂的從業人員,她們對楚河也算是有所耳聞。

神經病。

這是她們私下討論楚河的時候給他下的定義。

畢竟這個人既能寫出《夜曲》,《浮誇》這種歌,也能寫出《郎的誘惑》這種搞人心態的神曲。

加上直播風格讓人一言難盡……

起初得知要跟楚河配合的時候,她們心裡也是忐忑的不行,彷彿在刀尖上跳舞。

結果誰都沒想到,自己居然成了這樣歷史性時刻的參與者。

懷著複雜的心情,所有的樂隊成員跟著楚河走到臺前。

鞠躬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