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還沒開播就被楚河潑了一盆冷水,別說張謀了,老王也覺得有些過分。

“你這人怎麼這樣啊,張導已經自降身份向你求教了,你……”

“小萍,別多嘴。”張謀擺了擺手,皺著眉看向楚河,“我知道你不是一個亂說話的人,我想知道你做出這個判斷的原因。”

“張導……國外人想看的,可不是什麼東方魔幻……”楚河嘆了口氣。

僅僅是這麼一句話,就讓張謀大腦一片空白。

這句話包含的意思可太多了。

一旁的助理卻沒聽懂,“那國外的人喜歡看什麼?”

楚河回憶了一下前世獲得過國際獎項的電影,“鄉村電影,越土越好,時間就定在上世紀末,我想,以張導的能耐,想要衝出國門一定不難。”

聽到楚河的這句話,張謀終於知道就什麼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他說的話,就給了張謀這種感覺。

太真實了。

只要是在國際上獲得過獎項的,無論是文學還是影視作品,都是鄉土氣息極為濃重的。

美其名曰傳統文化。

西方就喜歡這類作品。

說白了,就是優越感!

那些外國人總是喜歡看這些不如自己的東西。

所以西方人格外鍾情於鄉土氣息濃重的作品。

自我麻痺。

這樣的後果就是盲目自大。

可能這樣的說法有些偏激了,但誰都不能否定這個既定事實。

楚河的話讓這位女助理愣住了。

她也跟了張謀幾年了,也參與過不少作品,對那些在國際上獲得過獎項的作品自然非常清楚。

結果自然跟楚河說的一樣,得獎作品的背景百分之九十都是上世紀末的鄉村。

見現場的氣氛變得有些詭異,老王默默的拿起咖啡喝了一口。

楚河真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

音樂領域就算了,怎麼連電影也懂啊?

關鍵三兩句話就能讓國內一線導演一愣一愣的。

“呃,這只是我的個人理解,也可能是咱們得特效太差勁了,這些寫實作品也是藝術,張導不用太把我說的話當回事。”

楚河也沒把話說的太死。

西方評獎的時候肯定會帶著有色眼鏡,這也是我們作品很難走出國門的原因之一。

當然,真正好的電影也是可以獲得他們的認可的。

張謀的這部電影,劇情還算緊湊,製作也是精良,加上自己寫的主題曲,拿一個國內大獎肯定是沒問題的。

不過想借此走出國門,難度還是很大。

“不,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我也不是很擅長這個型別的電影,倒是有位老朋友挺擅長這個方面的,回頭介紹給你認識。”

張謀想起了那個年年都在春晚上壓軸出場表演小品的老朋友,或許楚河的思路更適合那位也說不定。

“哈哈,那我提前謝謝張導了。”

聊到這,張謀也輕鬆了不少。

雖說按照楚河的意思,自己這部作品沒辦法獲得國際大獎,但他還是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電影呈現給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