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我真是對月票數沒有啥概念啊,早知道就不寫20,多加一個零了……好吧,如汝等所願。

>從漢中南向,共有東西兩條道路。東路始於南鄭南方,先翻米倉山,再循潛水谷道,可至巴西的漢昌。

西路則出陽平關,經白水關馬鳴閣等險要,可抵葭萌梓潼——梓潼以下,就可以算是正式進入了成都平原。

>馬超首先率領殘兵退出漢中,因為陽平關已失,故此只有走東路,翻山越嶺,千里迢迢,抵達漢昌,這才得以略加休憩,重整隊伍。

諸將齊聚,商議行止,王平建議說,不如東歸魚復,去與甘將軍會合,漢中將陳曶則建議向西進入成都平原。

>可是這時候馬超也已經得著二劉相爭的訊息啦,吳懿困守孤城,周邊郡縣皆為劉封所得。

他心說我若能帶這數千敗兵去與吳懿會合,他再任命我為前線總指揮,不信擊不敗孺子劉封……可問題我進不去成都城啊。

若然西去,那就只能向劉封俯首稱臣啦。>然而東行也未必靠譜,甘寧在魚復是地頭蛇,自己兵馬又不充足,貿然前往,必為甘興霸所並也。

你說啥,甘寧未必會起這種心思?那除非自己心甘情願接受他的領導啦,然而無論名位品秩,還是出身資歷,自己都要比那**頭子高太多啦,吾豈甘心下之?

!>馬岱最瞭解兄長的心思,當下微微使一眼色,馬超會意,便命眾將先去休息,明日再議——轉過頭來就跟馬岱二人密商。

馬岱說啦,兄長你當日絕張飛而聽吳懿,是不忿名位在關張之下(其實還有垂涎驃騎將軍位的意思在,馬岱沒好意思說),如今關羽張飛都掛啦,趙雲陷身南鄭。

估計也活不了,您這會兒若去投靠劉封,必被目為股肱之臣啊。要說誰還可能壓在您頭上,估計也就黃公衡了吧?

但黃權原號鎮北。比您差了好幾級,將來咱們爭取爭取,別說驃騎了,說不定連大將軍都有份兒哪。

>馬超皺眉道:“今吳子遠困守成都,或難成事也。往投劉封,亦無不可。然吾昔斬張益德使而囚簡憲和,復攻趙子龍於陽平,劉封心胸素狹,可能容否?”馬岱說了:“昔日事,乃可託言為吳懿所欺,今劉封直當魏人大軍,安能不捐棄前嫌,倚重兄長耶?況兄長前悍鬥赤阪城固,於國亦有大功也。劉封豈敢不納?”不過你得先警告那些跟著咱們出來的漢中將,要他們別在劉封面前胡言亂語。

>馬超籌思半晌,無奈之下,只得依從馬岱所言,於是翌日即召喚諸將前來,說我決定了,要西去歸從於太子劉封。

然後義正辭言地講了一番國家大義,說如今魏人大舉入漢,社稷危在旦夕,諸位就應當與我合同一心。

共禦外侮,以報先帝之恩遇也。我失武都,尚且在漢中拼死禦敵,你們守備漢中有責。

失土之罪,便當抵命!只有咱們擰成一股繩,太子才法不責眾,不好怪罪咱們……>王平不願西行,請求率部東歸魚復。

馬超雖有吞其兵馬之心,但如今是在甘寧地頭上。事也不敢做絕,只得放他去了。

>即率殘部兩千餘,倉促西行,最終在葭萌見著了劉封。>原來這個時候,劉封已經逼和了吳懿。

原本他提出的條件,是要吳懿開啟成都城門,放自己入駐,全盤接收,這當然是吳懿李嚴所堅決不肯同意的。

對方提出,可以使劉禪暫去天子號,承認劉封為太子,兩下罷兵——但這成都城嘛,且等你退了魏軍再回來吧。

劉封說也行,那你們先把天子印璽送出來給我吧。吳李自然一口回絕。

>最終還是黃權與徐庶兩邊磨合,要大家夥兒都以國事為重,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皮子,才算勉強達成協議。

成都城獻出軍糧萬石,並關羽以及北屬眾將的家小——自然包括了關平關興,以及張飛之子張紹等——劉封則暫且撤圍。

>隨即劉封便留關平守備雒縣,監視成都,自引大軍北上來救漢中。可是才行至葭萌,就聽說怎麼,陽平關已失,漢中眼瞧著要丟,咱們不趕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