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爐……熔爐到底有多大?”

冷寂的黑暗中,一道聲音響起。平靜而輕澹。

“熔爐的大,是無法用尺度來描述的。也許,就表面上看來,它大概是半個仙界那麼大。但實際上,它能裝下你所知道的一切。”一道聲音,回覆了上一道聲音。

黑暗中,一抹微光乍現。

隨後,人影漸漸落成。喬巡站在仙界的一塊碎片上,眺望遠方璀璨的星空與熔爐。他沒有說話,只是默默看著。

《五代河山風月》

餘小書從他身後走了出來,微微一笑,

“這段時間,一直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待正在發生的事,想必,你還是收穫了不少的。”

喬巡面無表情地說,

“是啊,收穫了不少。”

最大的收穫莫過於將發生在地球的一切,都串聯了起來。

進化、“塔”、神明覆蘇、拾荒人、照見、原生神明、最初性……這一切的一切,都彼此聯絡著,共同促成一把鑰匙,開啟了一把鎖。至於這把鎖,鎖著什麼,將會由熔爐去揭曉。

他問,

“地球為什麼是應許之地?”

餘小書想了想說,

“很多時間裡,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地球雖然基本結構跟其他有限世界沒什麼區別,但它又完全不同於有限世界。沒有邊界,沒有理所應當的終點,如同一塊完美的寶玉。然而這塊寶玉就那麼堂而皇之地擺在檯面上,不加任何保護。所有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進入地球,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地球,就像一個神話大雜燴,在那裡,你能找到任何其他神話世界的元素。”

她說到這裡,緩了緩,目光變得稍微虛妄,

“地球世界是一個非常年輕的世界,很多神話中的人物,都要比它的年齡大,然而……卻沒有誰知道,它是如何出現的。它就那麼毫無徵兆地出現在漫漫的虛空之中,不發出一點聲音,等到人們發現它時,它已成規模。地球很精緻,精緻得像是有人刻意去捏造的。”

“有人刻意去捏造……”

餘小書點頭,

“是的,起碼,我是這麼想的。”

這是一個很難以去左證的觀點,畢竟,不知道地球是如何誕生的,自然找不到相關的證據。

喬巡又問,

“起源熔爐是為何存在的?”

餘小書回答,

“在理解這個問題前,需要先明白‘起源’是什麼。”

“那難道不是更高層次的存在嗎?應該更加難以理解才是。”

餘小書搖頭,

“並非如此。起源、起源生命與起源熔爐,是你一旦理解了一個,立馬就能明白另外兩個的三種說法。相比較起來,起源本身,是容易理解。”

喬巡洗耳恭聽。

餘小書說,

“起源,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這裡的‘無’,我們雖然不能理解成無限,但‘有’,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當作有限的。所以說,起源在有限之前。對於一個事物,我們的理解過程必定伴隨著發現、感受與思考。從起源,到有限的過程,也是如此,需要去發現什麼,需要去感受什麼,思考什麼,最後才能理解。”她拍了拍胸脯,“在我的定義裡,有限,是起源對‘存在’的理解。當起源理解了‘存在’的那一刻開始,有限就誕生了。”

喬巡認真思考著餘小書所說的話。這些話,作為第二個有限世界的深度思考,是有著非常高的價值的。

他很謙遜地,保持著一顆學習的心。

餘小書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