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世界的某處虛空夾縫。

喬巡處在一種介乎於“抽象”與“具體”之間的狀態。有實體的具體狀態,卻如同空間一般抽象。所以他能毫髮無損地輕鬆站在虛空夾縫之中。對於平常的物質,早已被充斥在虛空裡的各種駁雜力量亂流衝擊成粒子態了。

他久違地在意識之中檢視世界沙盤。

自從離開海上列車後,他就沒有關注過世界沙盤。一方面因為無法使用其中的力量,二是實在是對他而言沒有什麼存在感。以前也是完全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有什麼用。

成了神後,經由依紅這麼一說,他才理解了世界沙盤的意義。

世界沙盤本身本質上就是一塊濃縮為意識態的世界核心。只要有充足的物質和能量, 就能將其演變為一個世界。不過,這樣的世界屬於白紙一張,還需要其他法則去支撐,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而不是一塊佔據空間的宇宙漂浮物。

“二十四個世界之根……”

【“晝”太陽

“夜”月亮

“宇宙”星辰(缺失)

“生命之地”地球(缺失)

“生命”大樹

“國家”城牆

“運動”車輪

“靜止”山(缺失)

“思想”人

“數量”0

“競爭”火槍

“食物”盤子

“知識”書

“交易”貝殼

“信仰”十字架

“生存”樓房

“收集”箱子

“天氣”雲(缺失)

“進步”火焰

“統治”王座(缺失)

“農業”鐮刀

“工業”錘子

“規則”律典

“神”光(缺失)】

二十四道世界之根,各自所代表的圖案呈現在喬巡的意識之中。他能透過這些圖案感受到每一道世界之根所具備的法則與力量,這種力量並非是符文之力、創造力、支配力等的實質性力量, 而是一種概念性的。其無法單獨表現出來,必須要透過特定的方式,

那就是,成為世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