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便利食品、四升水以及擦拭身體的溼巾。

喬巡不缺這些,但也不嫌多,一併收了下來。

很快,市政府就安排了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檢測,口頭上說是檢查傳染病,但實際上是在測汙染值。從網上的討論看,的確有已經遭到汙染的人,他們被測出金屬病後,第一時間就被帶走了。說著是隔離治療,但誰說的準呢。

綜合1.5%的進化率……喬巡大概清楚,被帶走的人,大機率是告別人間了。而他們的家人還矇在鼓裡。

這種情況讓喬巡不得不去思考,資訊封鎖還有沒有必要,真的瞞得住嗎?

還是說,官方人員有其他考慮?

中午的時候,一款APP上線了,功能很簡單,一個“求助”,一個“需求”。

也很容易理解,求助就是遇到緊急情況,能夠直接透過這款APP向官方人員求救,需求則是每家每戶都可以把家庭需要的物資輸入其中,備註理由經由官方判斷後,會在第二天把合理需求送到。

這款APP不需要藉助網路。沒有手機的,也可以把需求用紙寫出來貼在門上,派送人員派送物資後會一併帶走。

有人派送物資,有人上門收垃圾。

一切看上去都是都在說明,當下是十分理想的隔離環境,就差一個直接給每家每戶按人頭髮錢了。

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遲遲沒得到解決。

傳染病是什麼病?患病的人會怎樣?傳播途徑是什麼?

這些關鍵問題官方三緘其口,就是不說。

想想也是,喬巡分析了一番。現在汙染病應該剛處在傳播階段,是最好控制的階段,這個時候最需要普通市民聽話配合,不亂來,如果真讓普通市民知道,這次出現的傳染病是像“喪屍危機”,甚至還要嚴重一些的情況,肯定會陷入恐慌,拼命想逃離這座城池。

那樣的話,顯然會對控制工作造成極大的影響。

所以,極力封鎖資訊是必然的。

就是不知道,這次汙染事件,控不控制的住。

“塔……”

喬巡記得,管理金屬病、汙染生物、進化者以及汙染事件的組織叫“塔”。

為什麼是這樣一個名字,而不是像“金屬病防治中心”這種一目瞭然的呢?

知冬市雷厲風行的防治手段,也是“塔”指示的嗎?

喬巡看著手裡周思白送給他的通訊手錶,想著要不要問一問周思白。

想了想後,還是沒有那樣做,他像現在周思白應該很忙。

之後的兩天裡,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外面街道都空蕩蕩的。白天的時候,城市十分安靜,但一到晚上,槍聲就時不時響起。

喬巡猜測,可能是目前的汙染生物只會在晚上活動的緣故。

封城後的第四天,餘小書在聊天平臺給他發了一個影片。

點開一看,影片的拍攝角度是監控器角度,時間顯示是10月17日23時,也就是昨天晚上。

影片裡,一個腦袋腫得奇大無比的人匍匐在地蠕動著前行,他整個人雙手雙腳萎縮得極其嚴重,緊緊貼在身體兩側。他的身後有一串溼痕,看上去像是濃稠的粘液。他身上也是,整個人溼漉漉的。

像一條在岸上掙扎的魚。

很快,畫面中出現三個穿著軍裝的人,其中一個朝這個怪人腦袋開了一槍,頓時,血液噴灑出來,魚形怪人不停在地上翻滾。影片沒有聲音,但從他張開的大嘴可以感受到他叫得很慘。

影片後續在一陣老式電視無訊號的閃爍雪花之中結束。

退出影片,第一眼就看到餘小書的訊息:

“好嚇人啊!這是真的假的啊,影片裡那個地方我之前去吃過火鍋。”

“看上去不像P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