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虛之北。

未來身道玄駐足遠觀,不禁讚歎:“萬山之祖果然名不虛傳,除了天柱周山之外,洪荒之大,再無哪一山脈能與起相提並論。”

雄偉的泰山,和眼前的崑崙相比,也只是弟弟。

也難怪,崑崙多先天神祇。

比如太真王母就在生於西崑崙,而之前論道的時候,太真王母還提到出生於東崑崙的另外先天神聖三清。

除此之外,太真王母還提到,在崑崙虛的深處還有一位兇獸時代成道的存在。

而其他先天神祇,光太真王母見過的,就有上百之數。

可見崑崙之盛。

於是。

道玄忍不住運轉神通,觀崑崙之氣運。

卻見崑崙上空,氣運匯聚猶如無邊無際的雲海。

而在雲海之中,各有不同的氣運顯化。

有的成山形,有的氣運如河,也有的氣運如華蓋。

又或是顯化成各種飛禽走獸,各有不同,強弱不一。

這每一種成形的氣運,都代表了一尊神魔。

除了這些氣運,道玄還隱隱看到幾道強橫的氣運藏於深處,一時看不真確。

很顯然,這些無法觀測到的,都是有著強大的先天靈寶鎮壓自身氣運的存在。

當然,這也是他於氣運一道上並不怎麼精通,強行看清也可以,就是動靜太大。

道玄也不去強求,免得驚動主人,冒犯對方。

收了神通,徑直來到東崑崙,拜訪三清。

三清分別是太清神尊、玉清神尊、上清神尊,在崑崙遠近聞名,亦時有在道場與同道論道。

道玄來的很巧,三清恰好在道場廣邀同道論道,而聽道者不計其數。

他也不聲張,在外圍落座。

道場中央,論道者有九人,各據一方,腦後皆神光如輪,皆有一諸天,各具氣象。

九位得道神尊。

道玄靜心聆聽,發現九人論道,並非在說陰陽五行之道,而是在論先天三族之道。

也就是說,不是在搞學術討論,而是在說路線、體系、理念。

九人對三族之道都有很深的認知,相互討論印證,極為深刻。

道玄聽了也覺得受益良多。

突然,九位神尊之中,坐於西方的一人話題一轉,道:“近來西方流傳出有別於三族的一脈修行之道,不知諸位道友可知?”

“哦?不知是何種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