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周玄而言。

拿些純陽果和先天癸水換取兩人的好感,這完全是惠而不費的事,又不是直接把靈根和洞天想讓。

當然。

他交朋友是真心的。

氣氛已經徹底緩和,周玄便趁機道:“吾在陰陽之道上亦有幾分心得,三人行,必有我師,不如論道一場,相互印證。”

“一直聽聞太玄道友最喜與人論道,果真不假。”

東華笑道:“此亦吾所願!”

太真王母此刻也是抿嘴一笑,嫣然動人,“正要一睹太玄道友風采!”

當下,三人也不入宮殿,而是就在純陽果樹下,湖畔席地而坐,談玄論道。

太真王母和東華都是神帝境,但他們在各自擅長的陰陽之道上都已然入道,卻是道行精深。

周玄在陰陽之道上的成就遠不及二人,但每個人領悟都或有不同,相互交流,思想碰撞,收穫往往會出乎預料。

再者,周玄所擅極廣,更是此時的太真王母、東華帝君所不及的。

陰陽之道,可謂是天地本源之道,包羅永珍。

四相、五行,風雷、生死……皆在其中。

於是乎。

周玄繼人品,又在修行上折服二人。

悠悠千載倏忽而過。

三人皆是收穫巨大。

太真王母和東華帝君皆感覺成道在望,而周玄亦是修成陰陽道則。

儘管於陰之大道上的造詣,他遠不及太真王母,陽之大道上的造詣也遠不及東華帝君二人。

但陰陽相濟,兩人卻稍遜他一籌。

未來誰先修成陰陽大羅天,尚未可知!

論道結束。

東華帝君忍不住感慨:“結實玄天、太玄兩位道友,實乃吾之大幸!”

他也算交友廣闊,也長與人論道交流,但所遇者,多敝帚自珍,有所保留。

太真王母亦是敬服:“道兄胸懷廣闊,妾身欽佩。”

周玄聞言一笑:“是人皆有私心,吾也不例外。”

“只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吾等亦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