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高孝瓘初見段韶 涼風堂內再議政(第2/3頁)
章節報錯
後來他又看上了朝中罪臣的夫人皇甫氏,三番四次的求大哥將皇甫氏賜給他,大哥拗不過他,只得把皇甫氏賜給他。
這兩件事鬧的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有不少人背後都在恥笑他,但他卻絲毫不在意。
後來漸漸的,大家便都投其所好,經常送些美女給他。聽說他還特意在城郊買了一處宅子金屋藏嬌,每次回京,都要過去住幾天。
段韶瞬間懂了高湛的意思,他捋著鬍鬚,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如此,便多謝表弟了。”
二人哈哈大笑,孝瓘卻皺了皺眉頭,平原王那些事他也聽說過,他有些不贊同他的所作所為。
這時,宮人高喊:“陛下駕到。”
高演來了,眾人不再閒話,趕緊迎接高演。
高演入殿落座,待眾人也都坐下後便直入正題:“線人來報,周國宇文護正在制定吞併我大齊的計劃。諸愛卿都是我大齊的棟樑,今日召大家前來,就是想要說說此事,諸愛卿有何看法?”
今年四月份,周國皇帝宇文毓被權臣宇文護毒殺,臨死前將帝位傳給了弟弟宇文邕。宇文邕登基以來,不敢像他的兩個兄長那樣,和宇文護爭權,反而處處討好宇文護,朝中諸事皆聽宇文護的,如此,宇文護便有了精力對外擴張。
段韶和孝瓘不語,這裡除了高演就是高湛權力最大了,自然是高湛先說了。
高演也看向高湛。
高湛見大家都在看他,勾起嘴角笑了笑,“行軍打仗之事還是要問平原王和蘭陵王。”
高演皺了皺眉頭,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自從他立了太子以後,九弟在朝堂之上便很少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此時,九弟將問題推給了他人,他也只好問段韶和孝瓘,“兩位愛卿有何看法?”
段韶淡定的捋了捋鬍鬚,“啟稟陛下,老臣以為宇文護此舉乃是虛張聲勢。宇文護善於弄權,不善帶兵,此時若起戰事,他沒有必勝的把握。如果輸了,他在周國的威望便一落千丈,想要謀權篡位便再無可能。況且,宇文護之母閻氏還在我國,他不敢輕舉妄動。”
高演點頭,“平原王所言甚是,但宇文氏不滅,終是大患。”
段韶道:“宇文氏早晚要滅,但以齊國如今的國力,若此時大戰,怕是會讓他國坐收漁翁得利。”
此言不假,中原三國鼎立,若是在前幾年,齊國鼎盛時期,周國必敗。可是這幾年齊國被高洋揮霍的就剩一個空架子,此事若起大規模戰事,恐怕兩敗俱傷。
而南邊的陳國,皇帝陳蒨此人有勇有謀,自他繼位以來陳國政治清明,百姓漸漸富裕起來了。
如果此時齊周兩虎相爭,恐怕陳國會坐收漁翁之利。
高演皺眉,打,兩敗俱傷,不打,養虎為患。
“蘭陵王有何看法?”
孝瓘一直在專心聽政,自然沒有錯過六叔和九叔之間微妙的變化。但此刻,他更關注的是齊國的形勢:“臣也以為宇文護不會此時出兵。對於齊國,當務之急,應該繼續休養生息,強兵富國,只要足夠強大,周國便不足以畏懼。然,宇文氏也不得不防。”
高演問:“如何防?
孝瓘道:“臣以為,真正當防的是宇文邕。宇文邕聰明敏達,深受宇文泰喜愛,後來宇文毓稱帝,也十分倚重此人。如今,雖然他甘願屈居權臣之下,但此人心機頗深,如果周國大權落入他手,恐怕將是勁敵。”
這時一旁的高湛抬起眼皮,不鹹不淡的盯著孝瓘看了一眼,漫不經心的說到,“興許是宇文護連殺他兩個兄長,他怕了。”
孝瓘道:“此言不假,但臣以為還是應該防患於未然。”
高演沉思片刻,問段韶,“平原王以為如何?”
段韶端起茶盞喝了一口茶,垂著眸子說到:“既然如此,不如試探一番。宇文護雖手握軍政大權,但禁軍始終由皇帝掌管。如果能在禁軍大權上做文章,對於我國而言十分有利。”
“愛卿的意思是,讓宇文邕和宇文護爭奪禁軍大權?”高演思索了片刻,立刻明白了段韶之意,拍手叫好,“愛卿此計甚妙。若宇文邕不交禁軍權,便是假意屈服,與宇文護之間關係勢必會緊張起來。若宇文邕交了禁軍權,宇文護必定會忙於在禁軍中安插親信,掌握禁軍各支軍隊。從宇文邕臥榻之側入手,要比帶兵打仗更為穩妥。如此,無論是何種結果,宇文護暫時都不會對我國出兵。”
段韶點頭,“甚是。”
高演大喜,“就依愛卿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