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高演登基欲親征 食言於弟立太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乾明元年(公元560年)八月,太皇太后婁昭君下詔,廢皇帝高殷為濟南王,居晉陽別宮,令常山王高演承帝位,即位於晉陽宮宣德殿。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改年號為皇建。詔太皇太后婁昭君為皇太后,仍居宣訓宮;詔皇太后李祖娥為文宣皇后,居昭信宮。文武百官各進一級。封孝瓘為中領軍,掌管宮中禁衛,負責制定皇帝出行隨行人員等。
又詔朝廷官員,務必恪盡職守,有尸位素餐者一律從嚴處置。廷尉、中丞等執法所在,必須嚴格依法行事,不得舞文弄法。
又遣使者巡視四方,觀察各地風俗,體察百姓疾苦,求考得失,搜訪賢良。
一時之間朝中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皆稱讚高演是一位賢明之君,尤其是那些經歷了文宣帝高洋時期的人,如今更是一片歌功頌德。
然而,國內無憂,邊境卻又起戰亂。
今年北方遊牧民族大旱,水草供應不足,牧民損失慘重。因此剛入了秋,便開始不斷騷擾齊國北部邊境,燒殺搶奪。尤其是庫莫溪一族,如今已經洗劫了兩座北方城池,殺了上千名戍邊將士。
高演接到邊境急報時,正在上朝。
當朝便要御駕親征,掃平庫莫溪。
一語激起千層浪,朝堂立即吵成一片。
“陛下,萬萬不可啊,刀劍無眼,陛下當以龍體為重!”
“臣附議,陛下萬乘之主,不能身陷險境!”
“臣也附議,陛下初登大寶,還未立儲君,萬不可御駕親征!”
“好了好了。”高演抬起手,示意百官安靜一些。
其實他想御駕親征,還有一層深意,他雖然一心為國為民,但依舊堵不住天下幽幽眾口,總有人說他是搶了自己侄子的帝位。
因此,他才想親自領兵踏平庫莫奚,這樣,才能讓天下人心服口服。
可是,大臣們說的也不無道理,戰場上刀劍無眼,他萬一有什麼危險,朝堂無儲君,定會大亂。看樣子是要在臨出征之前立儲君了。
高演目光停留在站在下首首位的高湛身上,他曾答應九弟要封他為皇太弟,可是母后卻一直反對。也因此登基這麼久,他還遲遲沒有立儲君。
高演想聽聽九弟的意見,因此問到:“長廣王以為如何?”
高湛站在下首,置身事外的聽百官爭吵,一直也沒有插話,此時聽到高演問他,這才緩緩開口:“臣以為,大人們說的在理。”
高演問:“有何理?”
“陛下尊貴,不宜御駕親征,臣弟願領兵,替陛下掃平庫莫奚!”
將兵權交給九弟,讓他領兵出征?高演心中忽然沒由來的有些遲疑和不安。他掩飾性的輕咳了一聲,岔開了話題:“庫莫奚犯邊已久,兵部立即準備出兵事宜,領兵一事稍後再議。”
高湛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淺笑,幾分嘲諷,幾分不屑。
散了朝,高演直奔宣訓宮。
婁昭君的小廚房裡溫著熱湯,這會見高演來了,立即端出來給他喝。
高演心中有事,喝了幾口,便放下了。
婁昭君見狀,示意內侍都退下。這才問到:“演兒,遇到什麼事了嗎?”
高演點了點頭,“母后,庫莫奚犯邊,兒子想御駕親征。”
聞聽此言,婁昭君握緊了手中的佛珠,擔憂兒子的安慰。可她畢竟不是尋常婦人,擔憂過後,便想通了為何演兒要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