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解心結茅塞頓開 登長城志存高遠(第2/2頁)
章節報錯
孝瓘眉眼彎彎,“先生說笑了。”
轉眼間,便到了晌午。用過午膳,孝瓘便去見斛律金,他需要將審訊劉起之事彙報給斛律金,可斛律金卻去了雁門山巡防,於是孝瓘又騎馬趕去雁門山。
哨兵領著孝瓘進了哨所,只見斛律金正站在邊防圖前佈防。薛毅站在他旁邊。
原來那日,薛毅和孝瓘一起在山上尋找線索時,發現先瓘不見了,立即派人去尋找,但是卻沒找到,當他要回軍營繼續增派人手時,劉超的人忽然找到他說,在雁門山腳下發現了縣公和突厥人的蹤跡,薛毅擔心孝瓘安慰,於是立即帶人前去。可到了那卻發現什麼人也沒有,薛毅便知上當了,趕緊往回返,正巧遇到了斛律金身邊的侍衛前來傳話,讓他全力追捕劉起。
事後,薛毅便來到雁門山。
見孝瓘進來,斛律金便停下了。
孝瓘拱手施禮,“見過太師。”
斛律金擺擺手,示意孝瓘不必多禮,“你來了,正好我也乏了,陪我出去走走。”
孝瓘跟著斛律金出了哨所,登上長城。放眼望去,山巒起伏,綿延不絕。山脊長城,猶如一條巨龍蜿蜒曲折,飛向天邊。觀之,讓人心曠神怡。
斛律金領著孝瓘在城牆上緩步而行,“‘雁門山,雁出其間。’那個山峪便是每年雁過之處。”
孝瓘順著斛律金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在群山峻嶺之中,的確有一處山峪。山峪裡古道蜿蜒,古道盡頭山頂處,有一關隘,有重兵把守。
“那便是西陘關。”斛律金指著那處關隘,“當年漢孝武皇帝為了北伐匈奴,將這條山峪鑿寬,便於行軍。如今這裡成了過雁門山的必經之路。早些年,突厥和宇文週一直想要將雁門山居為幾有,如此便可長驅直入,攻佔晉陽,直取鄴城。後來,太祖皇帝將西陘關修繕,又築長城和哨所,戰事才稍稍平息。”
斛律金駐足雙眼望著遠處的山峰許久,似乎在憑弔先人。
孝瓘不好插話,於是便安安靜靜的跟在一旁傾聽。
片刻,斛律金才又繼續往前走,這一次他問孝瓘:“劉起之事?如何了?”
孝瓘跟在斛律金半步之後,“劉起對所犯之事供認不諱,目前暫押在大牢,等候陛下定奪。”
斛律金點了點頭,又問:“肆州刺史呢?”
他說這話的時候,並沒有責怪之意,甚至還眼含笑意的看著孝瓘又重複了一遍,“肆州刺史監管不力,當如何?”
孝瓘沉默。
肆州刺史斛律光作為劉起直屬上級,竟沒有發現劉起所犯罪行,確實存在過失。可斛律光南征北戰,立下無數汗馬功勞,若被彈劾,恐寒了功臣的心。
這也是他必須要來見斛律金的原因之一。
斛律金轉過頭去,眺望遠處的山峰:“回京這些年,我一直惦記著肆州。光兒勇猛,是一個難得的將軍,但他卻少了些憐憫,註定不會是一個稱職的刺史。百姓對他多是懼怕,卻從未把他當做父母官。此事,便當做是給他一個教訓,你如實上報即可。將軍守的是國,更是國裡的百姓。”
“是!”孝瓘心中對老太師的敬佩更深了一層。
斛律金拍了拍孝瓘的肩膀:“記住,有國才有家,只有把敵人擋在門外,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明日我便要回京了,肆州就交給你,薛毅聽你調遣。”
薛毅是斛律光手下的得力干將,斛律光不在軍中,軍中之事便由薛毅主管。如今斛律金說薛毅聽他調遣,就等於說肆州的軍隊都聽他調遣。
“是!”孝瓘心中的責任感油然而生。
斛律金將孝瓘的神情皆看在眼裡,這孩子話不多,但卻都聽了進去,他很欣賞他。
斛律金忽然想到他父親說過的一句話:有些人,你將他放在文官之位,他能建言獻策,你將他放在武官之列,他又能踏平四方。這種人,不可多得!
眼前這個後輩顯然就是這種人,不可多得的人才。想必陛下也是如此認為的,才會讓他來肆州。
想到了陛下,斛律金臉上的笑意漸漸散去,望著遠處連綿不絕的山峰,眼底思緒萬千,他知道陛下是在為太子鋪路。可為什麼偏偏選在了肆州,選在了光兒的地界。
次日,斛律金返回京城。
孝瓘上疏,將肆州之事上報朝廷。又直言因土木不息,肆州百姓伕役賦稅繁重,致使田地荒蕪,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叩請陛下減輕伕役賦稅,以安國本,以定民心。
然而,奏疏剛剛送出去,京城八百里加急便到了。
京城的天,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