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兄弟鬩牆削藩王 高洋醉酒傷太后(第1/2頁)
章節報錯
昭陽殿偏殿,高洋揉了揉鼓脹額頭,近日身體不適,頭痛的厲害。
楊愔站在高洋下首,等著高洋吩咐。
最近幾年,高洋平日裡很少處理政事,都是讓楊愔代為處理。但是藩王的奏疏向來都是由他親自批閱。
高洋道:“我這個弟弟年少時就十分聰慧。八歲那年,就問盧景裕‘祭神如神在’到底是有神還是沒有神?盧景裕說有神,他就說既然有神就應該說神在,為何還要加一個‘如’字呢?盧景裕答不上來。楊卿以為如何呢?”
高洋說的這個弟弟名叫高浚,是高歡的第三個兒子,庶出。領青州刺史,高洋登基後封為永安王。
高浚聰慧有謀略,性格豪放直爽,又善於騎射,將青州治理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生活富庶,安居樂業,深受青州官民的愛戴。
高浚見高洋整日醉酒,荒廢朝政,心中擔憂,於是上奏疏勸誡高洋。
楊愔道:“王爺才思敏捷,臣亦不知。”
高洋笑道:“楊卿學富五車,何必妄自菲薄,自嘲不如一個八歲孩童。”
楊愔道:“臣自愧不如。”
高洋斂了笑容,面色微沉:“昔日的孩童如今已經長大了,成為能安定一方的王爺了。”
太子還年幼,自己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藩王勢力過於強大定會產生禍患,這個弟弟怕是留不得了。
楊愔跟隨高洋多年,此時當然明白高洋心中所憂,而這也正是他擔心的。
高洋將奏疏扔到一邊:“詔永安王即刻回京,若是抗旨,就抓回來。”
遠在青州的高浚接到聖旨後,惴惴不安,他知道此行必定凶多吉少,無奈之下謊稱自己得了嚴重的風寒,不能回京,希望能躲過這一劫。可沒想到,過了幾日,朝廷直接來了官兵抓他。還來不及和家人告別,就被押解上路。青州百姓聞訊匆匆趕來,哭著為他送行。
永安王高浚被抓令震驚朝野。
其中,高歡的第七個兒子高渙,心中十分氣憤。高渙此人天姿雄傑,有大將之才,昔日頗得高歡讚賞。與高浚一樣都是庶出,被封為上黨王,錄尚書事。
高洋此舉,真正的目的無非就是要剷除藩王,因此高渙心中不平,幾次求見高洋想求情,但是高洋都不見他。
可沒想到過了幾日,一向避而不見的高洋忽然派將士來徵召他覲見。事出反常必有妖,高渙內心忐忑,猜想其中必定有內情。恐怕是要和三哥一樣,被抓起來!
於是在連夜逃跑,一路南下。可沒想到逃亡了幾日之後,就在他準備渡河逃出齊國的時候,忽然被官兵發現,將他抓了回去。
到了京城,高洋將高浚和高渙一起關在牢中,著人嚴加看守,任何人不得探視。
皇太后婁昭君聽說此事,立刻來質問高洋為何要抓自己的兄弟。
婁昭君是高歡的嫡妻,也是髮妻,出身名門,在高歡還只是一個守城士兵的時候就嫁給了他,盡心盡力輔佐高歡建功立業,在高家以及整個朝堂都有極高的威望。
婁昭君雖然已年近花甲,但依舊精神矍鑠。她領著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高洋寢殿,沒想到剛推開殿門,酒氣就撲面而來,燻的人都睜不開眼睛,婁太后瞬間沉下了臉。
進了殿,又見自己的二兒子衣衫不整,懷中抱著薛嬪,醉醺醺的哼著小調,榻上七扭八歪的倒著空酒壺,哪裡還有一國之君的樣子!
婁太后頓時怒火中燒。
自己生了九個兒子,就這個兒子不爭氣,小時候痴傻木訥,如今雖然做了皇帝,卻整日裡醉生夢死,真是朽木不可雕!
薛嬪見太后來了,慌忙整理衣衫,跪在一邊。
高洋模模糊糊的看著眼前站著的人,看著有些眼熟,狠狠地用力眨了幾下眼才發現原來是母后,母后怎麼來了?
高洋醉熏熏的雙眼閃過一絲開心,他晃晃悠悠的站了起來,踉蹌的走到婁昭君面前,想要抓住婁昭君的手:“母后,你,嗝,你怎麼來了?”
婁昭君側身,嫌棄的躲開了兒子伸過來的手,掩住口鼻,勉強壓住心中怒氣:“哀家是來問問,皇帝為何將永安王和上黨王囚禁在地牢?”
高洋撲了個空,有些站不住,後退幾步又坐到了榻上,神情有些失落:“又不是親生的,母后關心他們做什麼。”
婁太后聞聽此言,怒道:“不是我親生的,但也是你弟弟!身上都流著高家的血!他們何錯之有?就因為上書進諫,規勸你禁酒?你就把他們都關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