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們的一封信(第3/3頁)
章節報錯
【當她十二三歲時。】
我要跟她好好談談了。
這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正如我的父親在我十二三歲上初中時對我進行的教育。
你聽到過這些話嗎?
人類十二三歲時,大腦已經發育完全,在人體的各個系統生長發育中,神經系統的發育是領先其他系統的。
這意味著,你已經有了一顆未來幾十年都不會有太大變化的大腦。
這同樣意味著,你已經有了獨立判斷一件事物對錯的基礎,以及和成年人相同的思考速度。
唯一有區別的,是你十二三歲時,還沒掌握太多的思考方式,沒有培養出足夠的邏輯思維能力。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工具的普及,資訊也變得越來越發達。
你在假期中一定能接觸到智慧手機或者類似的工具,但要記住,它們只是工具,是資訊的載體,是網路的一部分。
網路中存在大量、冗長、沒有營養的資訊,也有著形形色色的人與事物。這更要求你學會思考、學會辨別,學會充分利用你的大腦。
這個時候,我們會進入到青春期,身體的各項潛能會被逐次啟用。
有人啟用的比較造,有人比較晚,所以你會看到班級裡大家的個頭出現了一些差異。
但不要去在意這些,如果你還沒有進入成長的快車道,也不要過於焦慮,那個快車道總會開啟的,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最好的秘訣。
【還有一些可能多餘的叮囑】
朋友,當你看到這裡時,我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成長的心得想跟你分享。
我在上學時並不是一個出色的學生,畢竟老師眼中出色的學生,是專心學習、奮發上進、且能幫他整理作業、分發試卷的乖孩子。
我就不是個乖孩子,搗蛋調皮我總能前三名。
老師會有自己的喜好和偏好,這很正常,每個人的性格、閱歷都是不同的,你不必為這種事懊惱,老師教的東西是一樣的,每個人在老師那裡汲取的營養也是均等的,不同的就在於你如何利用這些養分。
這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給你的三件事:
平等、尊重與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顧名思義,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觀點和認知,與之相反的就是盲從。
朋友,盲從會消磨你個性、損傷你自身特性、扼殺你潛力。
盲從是危害極大的一件事,它會讓你泯為眾人,會讓你失去生活的自主權。
當然,你在學習的階段,不必去思考那些課本上看似簡單的定理定律,那會佔用你太多精力,因為每一條定理定律的背後,都是前人努力許久、思考許久的產物,它們是工具,現階段掌握如何運用這些工具就足夠了。
觀察、思考、表達,這是互相獨立又互相關聯的三個重要環節。
善於觀察會讓你獲得充足的資訊;
善於思考會讓你有著超過同齡人的成熟與睿智;
而是否善於表達,就看你的喜好與個性了,它會影響你在一個集體中的受歡迎程度,也是你觀察和思考後的成果展現。
現在你就可以想想看,這封信看完,你記住了什麼、覺得那些話是有趣的、覺得哪裡是讀不明白的,這個過程就是在思考。
朋友,你會被時光推拉著向前行走,成長不可逆轉、童趣漸漸消散,成長的苦惱會一點點展露在你面前,但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
人在這個世界上行走,總要去做些事,總要留下一些只屬於你自己的東西。
你要正直、勇敢、善良;
也要樂觀、積極、向上。
去觀察和思考吧,世界上有太多有趣的東西等待你發覺。
當你學會思考,一團火焰就在你腦海中誕生了,它會為你照亮前路,會為你連結人類浩瀚文明史中的一切閃光點。
好了,這封信就到這裡吧。
雖然還有很多想叮囑你的東西,但我也要考慮下給你留下的印象,免得被你覺得我可能是個嘮嘮叨叨的中年老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