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校考生於9點前,在大禮堂集合,9點整,將準時公佈考核流程。”

“請各校考生於9點前……”

走廊的大喇叭裡,不停重複播放著工作人員的語音播報,學生們步履匆匆,表情裡都透露著緊繃感。

8點40多,大禮堂裡,所有考生均已經到位。

範院長和卞教授,帶領著自己學校的四位考生,坐在中間靠前的位子上。

謝元則隨同生命科學院的骨幹人員、坐在主席臺上。

他坐在正中間的位置,現任科學院院長坐於他旁邊。

一位位均穿著白大褂,都是在中央電視臺科技頻道經常能見到的面孔,讓人肅然起敬。

九點整,不需要人維持秩序,大禮堂內自動安靜下來。

科學院院長跟謝元禮讓了會兒,謝元擺手,他才點點頭、上臺代表發言。

沒講太多,就幾分鐘,但臺下掌聲雷鳴。

在他之後上臺的,是這次考核的負責人,他負責宣佈這次考核的規則。

大禮堂中央的大螢幕亮起,藍綠白色調的幻燈片、搭配著負責人的發言一張張滾動。

科學院在往年考過的實驗裡,選出了幾個最具代表性的,然後又加了幾個今年新興技術的核心實驗。

難度層次不齊,共分為五個等級。

從簡到難,分別是lv.1、lv.2、lv.3、lv.4、lv.5。

看到這兒,範院長和一眾教授都發現問題,今年的規則、跟往年不一樣了。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想參加的考核等級,然後由負責人聯合評委,跟據學生的實驗過程和最終結果進行綜合評分。

最重要的是,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評分也只有一次。

如果選了高難度的實驗,則不能因為實驗失敗再改選低難度的。

考核規則一經公佈,大禮堂裡掀起熱議。

很快,眾人就分析出這一考試規則的高明之處。

既考驗了學生的實驗能力,也考驗了學生對自己能力的評估和把控。

負責人給所有考生半小時的時間,現場決定要參加哪種難度的考核。

如果選擇低難度實驗,就需要非常完美的實驗步驟才有可能得到高分。

但如果選擇高難度實驗,也要承擔有可能實驗失敗的風險。

各有利弊,難以抉擇。

很快,大螢幕上顯示出五種難度考核中所囊括的具體實驗。

所有人倒抽一口涼氣。

13級每級都有五個可選實驗、4級有兩個,而難度最高的5級,只有一項實驗,沒有可選性。

而且看到這項實驗,所有人都有些傻眼。

‘特異性原位雜交’

普通的原位雜交,已經是讓考生們都很頭疼的恐怖實驗。

那是用標記的DNA或RNA為探針,在原位檢測組織細胞內特定核酸序列的方法。…

光是之前、卞教授幫夏夜規範的使用注射器的動作,這個實驗裡就需要持續十五分鐘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