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殉道之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又是五天的時間過去了,滄州的瘟疫,終於平息了,哪怕是還有零星的訊息傳來,也不具有威脅性了,當地完全能夠自主的應對。
而且有著喜來樂他們建立的這個應對體系的存在,真要是瘟疫再次大規模的爆發,也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控制住。
瘟疫沒了,而喜來樂也被滄州的百姓感恩戴德,就差為他立生詞了。
當得知喜來樂準備隨欽差回京的時候,在城外更是有萬人出來相送。
一眼望不到邊的人群,不絕於耳的稱讚和挽留聲,讓喜來樂感動的熱淚盈眶,不斷的抱拳回禮。
看著眼前這一幕,就連權勢滔天的靖王爺都感到了十分的羨慕,在回來的路上還打趣道:
“你一個小小的郎中,比我這堂堂的欽差都威風。”
“王爺說笑了!”
謙虛了幾句後,喜來樂便跟著靖王爺一起笑了起來,心中滿是得意。
在回到京城之後,靖王爺去交旨,而喜來樂則是直接回家了,畢竟一家人都還等著他呢。
而且這一番去滄州可不是遊山玩水,每天都是緊繃著神經,生怕出錯,這一回到家,當然是好好休息幾天了。
至於李陌麼,也很有眼色的沒去當電燈泡,也是直接回去休息了,畢竟他滄州也是沒少出力的。
不過,李陌在家只休息了一天的時間,就被譚嗣同給找上門來了。
這可不是偶然而來的,而是譚嗣同在同為維新人士的魯正明的口中,打聽到了李陌的訊息,尤其是在知道了李陌在滄州時,為治療瘟疫出謀劃策,出了不少好辦法。
這也讓他確認了自己的眼光確實沒錯,李陌果然是個大才,若是能拉攏此人,定當能成為維新派的一員大將。
面對登門而來的譚嗣同的一再相邀,李陌心中說是不感動那才怪呢。
畢竟人家這可比劉皇叔的“三顧茅廬”來的次數都要多了,而且現在正是維新派最忙碌的時候,此時竟然還能抽時間來邀請自己,李陌又不是鐵石心腸。
正是因為心中的感動,李陌索性也將心中所思所慮說了一些出來,尤其是在提到變法時,更是將其中所蘊含的危險直接講明瞭。
從國內歷史上秦朝的商鞅變法到明朝的張居正改革,國外英國的君主立憲到日本的明治維新,一一舉例,講明變法時遇到的危機。
尤其是在講國外的時候,更是將其中一些在這個社會還沒有得到普及宣揚出來的血腥一面,詳細的說了出來。
但李陌說的這些並沒有澆滅譚嗣同心中的熱血,甚至譚嗣同表示: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
當譚嗣同說完這句話後,李陌也不在相勸了,話都已經說明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而且歷史都已經證明了譚嗣同並不是單純的熱血上頭,而是真正的行道者,殉道者。
或許他選擇的方向不正確,但他卻是最先敢於發聲的那批人。
為了心中的理想,生與死,這些人或許早已經拋之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