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不僅能夠擺脫砧板上魚肉的命運,反過來還能夠成為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這對於他們來說那就是場災難,會極大的妨礙他們在遠東的利益。

甚至以前列強在清朝身上所吞下的那些利益,還得吐出來,說不定吐得還會更多。

所以,在列強之間就形成了一種默契,絕對不能眼看著清朝的維新成功,哪怕是真的成功了,也定然要趁著其弱小時,出兵干預,將其消滅之。

不過清朝最後的這番騷操作,雖然讓他們同樣感到了不可思議,但卻也因此放下了心中的警惕,充當起圍觀的看客來。…

他們認為讓這清王朝一直保持這樣的紛亂狀態最好,國家雖然大,但國力不強,派系爭鬥劇烈,這樣的國家就是他們擺在桌面上的一盤肉,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現在列強們的矛盾不過是吃的人太多了,在劃分誰吃多少的時候,才有了紛爭,但在遏制清朝崛起,卻是共同的觀點。

在刑部的大牢內,維新派的人大部分被關押在這裡。

而作為皇帝欽點的重犯,他們的看守最為嚴格,連家人朋友都不允許探監的,但也正是因為光緒的特意吩咐,這些人沒有因此受到酷刑。

但大牢內本身艱苦的環境,就是對這些人莫大的考驗,短時間內還撐得住,但長時間呢?這種時間上的折磨,無疑是最讓人痛苦的。

李陌見到了譚嗣同,他還是來晚了一步,他見到是隻是一具懸掛的屍體。

大致的觀察了一下,李陌在心中便下了結論,這譚嗣同是自殺身亡的。

或許是因為,他的精神信念被摧毀了,見不到未來,面對這樣的場景,他活著反而要承受最大的痛苦,死亡,反而能讓其解脫吧。

一路走好!

長嘆一聲,在聽到了外面有動靜時,李陌轉身就離開了。

他並沒有動手為譚嗣同收斂屍身,因為不是時候,等譚嗣同的死訊傳開時,才是他動手的時機,否則將牽連起更大的冤案。

在回來的途中,李陌還經過了靖王府,他還特意的看了一眼。

原本門庭若市的靖王府,此時卻是變得門可羅雀了。

作為著名的維新人士,靖王爺雖然因為皇族的身份保護,並沒有本牽連進大牢當中,但手上的權勢,也在瞬間瓦解,直接被光緒的一道聖旨,給圈禁在了王府之內。

他手下的得力干將,維新變法官員魯正明,則是在政變的當天,也被抓了起來;而一手提拔起來田魁,也是選擇了背叛。

說起田魁來,這人是相當的聰明,其見風使舵的本事也是一流的,在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事情不妙,隨後都不帶考慮的就投向頑固派一方,

而且作為投名狀,他將自己所知道的靖王爺一派的名單撰寫了一份,交到了頑固派手上,以作為進身之階。

田魁的一番操作,可以說是徹底的斬斷了他跟靖王府之間的聯絡,並藉機將自己身上的維新派標籤給洗了個乾淨。

雖然田魁這種二五仔的做法,是最招人恨的。

但在官場上,田魁這種自爆其短的手段,卻是很受人歡迎。

因為在那些被投靠的官員的心中,認為自己手上既然有了田魁的把柄,就不怕其反噬,這樣反而能放心的將這人收為己用。

田魁的做法可以說是稱得上別出心裁了,而且效果不凡,短短的時間內,他的官職就被所投靠之人,給生生的提拔了一級,手上的權利更加的大了。

雖然是被當做“千金市骨”的骨頭,但官職的提升,卻讓田魁甘之如飴。

可田魁的做法不光是讓那些不堅定的人紛紛效仿,更是讓靖王的勢力被第一時間內就給連根拔起,就連喜來樂這個編外人員,也受到了影響。

那日,喜來樂正在一笑堂坐診,一群如狼似虎的衙役就登上了門,不由分說的就把喜來樂給抓走關進了大牢當中。

胡素花等家眷上門去求田魁,但卻因田魁還嫉恨喜來樂迎娶賽西施的事情,所以直接就閉門不見。

甚至這個時候還暗戳戳的想要對付一下始作俑者的李陌,想要把這人也弄進大牢當中,好好的炮製一遍,解解心中的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