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聯絡到《機動奧特曼》也是3D風格,動畫小組組長這才意識到蘇寒說的「練練手」是什麼意思。

隨著動畫行業的發展,特別是特效技術越發強悍,傳統的手繪2D動畫也有了新的發展,至少不再和以前一樣一張一張的畫。

這樣做雖然很有味道,但太耗費時間和成本,而且畫師爆肝,對健康影響也很大。

所以漸漸都使用了高科技。

而3D動畫就是在各種高科技軟體和硬體的氛圍中誕生的。

目前華夏市場3D的動畫有不少,但質量上參差不齊。

比如說人物的建模,這方面對比傳統的動畫,3D動畫的成本可以壓縮的很低很省,也可以投入非常多的資金。

如果質量非常差,同時一個模型略作修改重複使用,在成本上自然會非常的省錢,但最終質量可想而知。

不過追求質量不差錢的,在成本上也非常的燒錢,就比如遊戲裡的人物建模,以這個世界線的技術,真假難辨都做得到,但沒有人會這麼不考慮成本。

不過排除這些,想要達到同樣效果的情況下,3D確實比2D要省事不少,這得益於各種軟體配合。

而且3D的部分效果,2D也體現不出來。

不過蘇寒還有許多細節需要事先溝通。

比如說畫風,《秦時明月》的畫風和《機動奧特曼》的明顯不懂,此外還有什麼三渲二這也技術,其實蘇寒自己是不懂的。

但有懂的人在這,蘇寒需要的地方,人家自己就會補充。

不過具體效果如何,一時半會兩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必須得動畫小組人物建模後,再經過蘇寒的稽核,給出修改建議。

這方面蘇寒倒是不追求原版,畢竟原版的技術水平是比不上這個世界線的。

主要人物夠漂亮,基本都行……

得到了新的專案,動畫小組組長興高采烈的走了,隨之而來的是整個動畫小組又一波瘋狂加班。

蘇寒工作室加班工資很高,蘇寒本人其實也不推薦加班。

但這東西沒辦法,比如動畫小組的工作,每一項工作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有時候做到一半,如果下班第二天再做,又得不少時間找回狀態。

所以大部分都是做完再走。

此外,蘇寒對於工作室收購的動畫小組,實際上是抱有希望的,因為人家小組內部也有特效製作的能力和人才。

只不過目前和頂尖工作室來比,水平還差得遠,但這東西除了軟體和資金、人才以外,其餘的就是經驗了。

所以蘇寒覺得只要幾部作品下來,以後動畫小組就能拆分出一個特效小組,專門給蘇寒工作室的作品製作特效。

畢竟目前幾次合作的特效工作室,實力是真的強,效果也是真的好,但價錢是真的貴啊……

至於《秦時明月》在蘇寒的前世記憶裡沒有結局這件事……恩,壓根就不是問題。

到時候難道自己作為老闆,還要一筆一劃把整部作品的劇本都給安排好麼?

之後的劇情就交給動畫小組自己解決,集思廣益,最後總能有個好結局。

反正在蘇寒記憶中,原版後續劇情和更新本身也挺差強人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