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那時候開始,潘一鳴正式在演藝協會的排名上有了名字。

雖然說還比不上一個爆火的網紅。

演藝協會的排名需要作品,需要影響力,需要資歷。

潘一鳴正式註冊太晚,又一直出演配角,完了還沒有自己的工作室,沒有微博營業,名氣純粹來自於口碑。

所以哪怕是現在,潘一鳴在排名也不算高,四線中流,緩慢提升中。

有意思的是,沉寂多年的陳寶勝現在也是四線,墊底,差點就掉到五線藝人中去了。

聽著這兩人說起過去,蘇寒彷彿看到了這個世界線的娛樂圈發展,從一開始一團糟,到指定規則,學習國外,結合文化,最後反超。

可真是洶湧激盪的那些年。

聽得蘇寒都覺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想著要不要在電影圈也試試水。

但最後蘇寒還是保留了原本的計劃,悠閒一點,懶散一點。

以前是沒得選擇,現在他不想做社畜,怎麼舒服怎麼來,不急。

拍攝每一天都在持續著,有的時候進度快,有的時候進度慢,和當初蘇寒拍迪迦完全不同。

蘇寒也算是深刻體會到了電影的標準有多高,就算拍的不錯,也要用細微的差別再多拍幾條,為後期剪輯增加不同的選擇。

所以迪迦當初能保持一天拍一集,偶爾多拍點,總之能保證一星期十集播出。

可《唐探》就完全不一樣了,反正導演王詩文也不急,看起來是怎麼嚴格怎麼來。

也因此,蘇寒每天都能在拍攝中遇到新的問題,和陳寶勝一集潘一鳴不會沒話聊。

然而在陳寶勝和潘一鳴的口中,大部分的商業片拍攝其實並不會要求這麼高,導演雞蛋挑骨頭似的找出這麼多毛病。

雖然有安慰蘇寒的意思,但也確實是實話,王詩文也擔心蘇寒壓力過大私底下聊過幾次。

作為導演和編劇,王詩文對於自己第一部電影的定位就是商業片,他是想要出成績出票房的。

對於文藝片這些剖析內心或者表現社會現象的題材,王詩文並不感冒,至少目前,在這個年紀,他一點想法都沒有。

想要搞錢,但又不想恰爛錢,所以能夠拍一部口碑不錯的商業片,就是王詩文畢業以來的所有目標了。

其實蘇寒並沒有懷疑人生懷疑自己,他知道自己的演技肯定是線上的,如果六十分及格的話,他的演技少說也是接近七十分的。

畢竟有現成的原版作為對照,蘇寒不斷的身臨其境,不斷的研究,同時在陳寶勝和潘一鳴手上取經,就是為了有更進一步的提升。

這一點王詩文很滿意,所以拍攝的時候毫不留情,總是希望能壓榨出蘇寒更多的潛力。

“秦風是天才少年,雖然木訥(蘇寒:明明是悶騷),但絕對不是呆子,所以他這個角色不會那麼單薄平面,是有深挖的方向的。”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儘量表現出一些深度來。”

這是王詩文對於秦風這個角色的總結,對此蘇寒表示很認同。

恩,至少部分認同,他想著把秦風弄得悶騷一點,畢竟是年輕人,雖然嘴笨結巴,但總得有一顆蠢蠢欲動的心,青春年少嘛!

王詩文表示他需要再考慮考慮,或許可以加一個女主?但那也是以後的事了,劇本不會輕易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