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緊張的陳小哥(第2/2頁)
章節報錯
蘇寒唯一做的,就是調整了劇中的道具,以現在科技為基準,塑造了未來的科幻感。
同時對特效也進行了最佳化,比起原作更加的炫麗神奇,比如形態的切換,比如光線技的表現,比如怪獸皮套的各種特效加成,使得栩栩如生。
很多地方甚至能夠讓觀眾以為奧特曼真的存在。
蘇寒看著臨州電視臺切換到了另一個辣眼睛的廣告,有些無語的關閉了電視。
而在同樣畫面的另一頭,臨州電視臺購片部門的負責人「陳哥」,此刻正呆呆地靠在沙發上,雙手抱胸,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一旁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塊裝飾華麗古樸的木牌,寫著「陳旭」二字。
然而,陳哥的全名叫做陳銳,陳旭是他的父親,臨州電視臺的臺長。
這倒不是以權謀私或者舉賢不避親,甚至當初陳旭還不願意自己兒子跳進這個火坑。
可是陳銳對臨州電視臺很有感情,所以決定要做些什麼。
他也確實抓住了轉機,當時蘇寒對陳銳第一印象不錯,其實居然是因為這個名字。
蘇寒在另一個世界有個朋友,名字和b站那位叔叔一模一樣。雖然陳銳的銳字不同,但還是讓蘇寒感覺有種親切感。
陳銳之所以不想放棄臨州電視臺,是因為當年的臨州電視臺和現在完全不同,可謂是私人電視臺中的領頭羊。
在早四五十年的時候,華夏還在全力推進現代化,對於文化娛樂方面實在顧不上。
那時候的華夏,穿衣不夠時髦,吃喝玩樂基本沒有,淳樸的同時也少了些趣味。
特別是接觸到西方文化後,不少年輕人普遍有種文化不自信,引起了時間不短的出國移民熱潮。
那時候甚至有人建議放棄漢字,因為計算機語言都是英文,之後可是計算機的時代!
在這種年代下,臨州電視臺的第一任臺長,陳銳的爺爺,決定花大價錢從國外引進作品。
島國的動漫,歐美的電影電視劇。
短短半年,臨州電視臺就吸引了不少對國外感興趣的年輕觀眾。
而那些島國動漫,大多成為了孩子童年最開心的回憶。
延續了兩代人的童年記憶。
可是隨著華夏文娛復興,各方面崛起後,臨州電視臺在這個急轉彎中慢了一拍,被後來者超車,之後失去了自己的優勢,再也沒趕上。
搞得現在只能接一些人家都不樂意接的廣告積攢資金。
就在這時,房門開啟,一個有些愁眉苦臉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
陳銳猛地回過神,下意識問道:“爸,《悠閒的日常》收視率如何?”
陳旭嘴角冒泡,顯然這段時間也是急得上火。
他坐在辦公桌的老闆沙發椅上,狠狠地灌了一口水,這才鬆了口氣。
“《悠閒的日常》首播收視率是3.02!好傢伙,之後可能要突破到4,多久沒看到爆火的電視節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