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哪怕天工對天青色配色再怎麼上心,設計再怎麼強,也是很難表達出來的。

蘇寒提出的華夏風,蘇寒寫下的《青花瓷》,將天青色和華夏古風擺在了一起。

往後五年十年,一說起天青色,大家就會想到青花瓷,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手藝,想到那一場江南煙雨。

這才是蘇寒影響力的初步體現。

而天青色的銷量,也讓不少巨頭公司分析出了蘇寒的帶貨能力。

首次代言完美成功,蘇寒的個人形象給不少巨頭公司留下了一個好印象。

何昱有意地在節目中聊了聊這些話題,也算是給蘇寒帶一點人氣。

雖然這個慢節奏的節目到時候成績如何,何昱也說不準,甚至有些不看好,但何昱對蘇寒很欣賞,所以還是想幫一幫,照拂提攜一下後輩。

而汪磊那邊又是另一個視角。

汪磊雖然是影視圈的人,但也認識不少他那個年代的歌手,其中大部分都有著幾首令人耳熟能詳的歌。

對於蘇寒這個橫空出世,提出了華夏風的少年,汪磊的幾個歌手老友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其中一人的說法讓汪磊記憶猶新。

“你的出現,給歌壇帶來了一抹新鮮血液,讓他們知道原來音樂還能這麼晚,華夏古風和現代風格、樂器,還能這麼結合在一起。”

不怕你唱功好,就怕你創意強,有想法!

這是歌壇的共識,所以創作人的地位很高,唱作人的地位更是不同凡響。

汪磊的那些朋友都退圈多年了,和蘇寒沒有什麼正面競爭,所以話說的很客觀,也確實很欣賞欽佩。

聊著聊著,四人之間的畫風就變成了這樣一副模樣。

何昱思路靈活,往往能帶動話題,和蘇寒這個少年聊著圈內的工作和心態,和菠蘿這個奶爸聊聊自我人設的突破,綜藝節目的經歷。

然後經歷豐富的汪磊隔三差五插一句,大概都是我的一個朋友,我的一個老友。

對於汪磊來說,這些朋友可是真的朋友,並不是「你說的朋友應該不會是你自己」。

只能說汪磊的交友圈確實很廣,單單是這麼半個多小時的工夫,就已經出現了地下歌手、老牌歌手、街頭藝術家,甚至還有在深山老林子裡修煉的隱士高人。

高人年紀和汪磊差不多,當年還是同學,最是喜好武俠,後來也不知怎的,就開始修行尋找心靈寧靜了。

再加上家裡本來就家底殷實,自家有不小的公司。

這位汪磊口中的朋友,一年中有三四個月都是在深山尋找心靈的寧靜。

還別說,尋找看起來還真有種仙風道骨的氣質,做事做人,看事情的眼光,都和普遍的思路有所不同。

這屬實是實踐派的哲學家了。

相談甚歡,時間也就過得很快,轉眼間食材處理完畢,汪磊摩拳擦掌準備開始料理午飯。

而何昱也說累了,躺在通體竹子製成的躺椅上,拿著扇子有一下沒一下地扇著風,就像村子裡的老大爺。

菠蘿心裡頭有種感覺,這樣悠閒的生活確實不錯,哪怕是自己這種缺錢的人,偶爾來幾次也很是享受。

如果播出之後,應該擊中部分觀眾的嚮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