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別說,不用握手,對於蘇寒這種輕微潔癖實在是一件好事。

少兒頻道的購片負責人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姓李,而電視劇頻道的這位,則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子,姓趙。

星辰娛樂的那位熟人並沒有跟著一起來,蘇寒畢竟要談生意,如果蘇寒當初加入了星辰娛樂,那麼倒是可以帶著她一起過來。

眼下倒是有些不合適了。

大家聊了聊菜品菜式,從現代改良聊到了正宗的古代菜譜,從做法聊到了食材。

這些菜都是掐著點送來的,沒有讓食客等待哪怕一分鐘,一個菜吃了幾分鐘,下一個菜就上來了。

蘇寒嚐了幾口,並沒有火候問題,也不是再加熱,顯然後廚的大師傅手藝和經驗都不錯。

就算蘇寒用了刷臉技能,外加何昱和汪磊的面子,提前和菜館老闆招呼了一聲。

但人家能把時間安排的那麼好,卻是出乎蘇寒預料的。

邊吃邊聊,相談甚歡。

蘇寒腦子裡有著另一個世界的記憶,哪怕一閃而過的匆匆一瞥,現在也能記得一清二楚。

所以蘇寒幾乎對於什麼都有了解,只是瞭解不深,但和人家應付幾句場面話,那自然是綽綽有餘。

三位購片負責人,不管一開始抱著什麼心態,什麼目的,對蘇寒有什麼印象,幾番閒聊之後,倒是對蘇寒有些敬佩起來。

天才果然有特殊之處,在蘇寒這個二十歲還不到的年紀,能夠對天南海北有如此多的涉獵;一個南方人,對盛京的菜式都能說出幾個典故,道出個一二三四來,這知識面著實是太廣了。

話題一會這裡,一會那裡,就像雷雨中荷葉上的青蛙,誰也不知道下一步會往哪片葉子跳。

所以三人都很確定,這不可能是蘇寒事先準備的。

隨機應變之下的侃侃而談,是閱歷和知識的積累。

在華夏,對於有文化有才華的人,大家都會下意識抱著客氣和敬意。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讀書人,有文化的人,有才華的人,大家對於這些的憧憬和尊敬,是一代代傳下來的。

大概拉了拉關係,熟悉了幾分,話題不管如何跳躍,最後還是進入了正題。

蘇寒只是個十九歲的少年,就算剛出道就是三線,但是在央視的兩人看來,也不過是個孩子、後輩。

再加上蘇寒態度好,學會了打蛇隨棍上,李姐趙叔都叫上了,兩人也就敞開天窗說亮話,給蘇寒揭了揭底。

“你和九天娛樂的事,我們先不說,商業競爭,你自己小心。單單從購片角度來看,九天娛樂那邊說的也沒錯。”

趙叔正在對付一隻螃蟹,每一隻都吃得乾乾淨淨,完了還能把殼再拼成一整隻,這位一看就很細緻。

李姐則更開朗一些,也更年輕,蘇寒這種老少通吃的顏值還是很符合女性胃口的。

誰沒有對美的追求呢?

所以相比之下,李姐的語氣就帶著幾分勸誡和建議了,就像鄰家姐姐。

“你現在最好是沉澱一下,先在音樂上有更高的成就,再去嘗試自己喜歡的東西。那時候哪怕人家不看好,對你而言也不會損失什麼,頂多就是玩兒!”

“但現在不行,而且你和肖塵的新劇之後逃不了放下一起比較。你現在在影視圈沒有資歷,也沒有科班出身的演技,大家對你都不熟悉,不會為你說話。”

“這時候有專業人士出來,對你表示不看好,自然會影響到我們購片的意向。”

這時候,趙叔伸出了手。

大概這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