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即將離別,氣氛隱約間變得有些惆悵憂傷。

說有多熟悉不至於,但確實很不捨,娛樂圈競爭激烈,像是這樣悠閒的生活,簡直就是童話裡才有。

彷彿過了十二點,灰姑娘就會坐著南瓜車恢復原樣,只留下一雙水晶鞋。

像是蘇寒,思考著之後的事,沒多久就感到了一陣陣的厭煩。

不過現在的生活比起另一個世界的社畜生涯終究是好了太多太多,蘇寒知道懶惰是人類的天性,追求安逸看起來很美好,真的這麼做,只會讓人失去生活的動力。

所以,隔三差五來錄節目也不錯,其實這樣的頻率挺安逸的。

直到第一季結束。

實際上導演私下找過蘇寒,希望蘇寒下一季還能繼續來,就像何昱和汪磊一樣,成為固定嘉賓。

蘇寒心動過,但最後還是表示拒絕。

就像現在不得不把飛機當成汽車來用一樣,如果成為固定嘉賓,蘇寒不得不來回往返節目和自己的工作之間。

這和何昱以及汪磊的情況完全不同。

一個本就是綜藝主持人出身,工作本就是各種綜藝節目,之後幾年工作頻率也會逐步下降,畢竟年紀也不小了。

汪磊更是半隱退的狀態,現在的本職工作就是盛京電影學院的教授,人家空餘時間多得很,所以錄製節目完全不會影響學校的工作安排。

蘇寒就沒有這樣安逸的節奏了。

年輕人總是走在拼搏的路上,蘇寒覺得自己現在也是,哪怕比以前有錢的多,但好像自己能做的事、等著去做的事,也變得多得多。

最後一個下午,在節目組的安排下,眾人齊心協力,開始了錄製過程中第一個正兒八經的任務,也可以說是最後一個。

搗年糕!

在蘇寒的記憶中,小時候院長總是會拿回來一些年糕,說是朋友做的,浸泡在水缸裡。

那些年糕大小略有差異,還能看到手指捏過留下的凹痕,以及指紋。

蘇寒很喜歡吃年糕,煮年糕也好,炒年糕也好,炸年糕也好,有時候甚至因為吃太多,消化不良。

不過蘇寒一直不知道這東西究竟是怎麼做的。

大家聊起了這方面話題,何昱老師可就不困了。

“這我還真知道,我小時候,鄰居家的姐姐就在廠裡做年糕,那時候我還去看過。”

何昱露出幾分懷念的神色,難得的有些憧憬和異樣。

或許這又是一場青梅竹馬的青澀回憶?

而何昱口中的鄰居家姐姐,現在少說也接近六十歲了吧。

時光催人老。

“我記得她們那時候會把米先碾成粉……什麼米來著?”

“糯米?”蘇寒開口問道。

何昱搖搖頭,道:“不是糯米,雖然有時候也會加一點糯米,但主料是另一種米,我不是記不住,是想不起來普通話的說法……”

他吸了口氣,搖搖頭,自己這麼個主持人,居然在專業領域卡殼了?

“對了,粳米!和糯米不一樣。我知道有些地方糯米才是主料,但我小時候吃的是粳米年糕,比起糯米年糕會更硬一點。”

“對對對,沒有那麼黏糊!”蘇寒十分積極,因為這一點他印象深刻。

另一個世界的蘇寒曾經在南方出差大半年,有一天突然很想吃年糕,於是在超市裡到處找。

結果就找到了一種外形和年糕很像的粉利。

這東西一煮就軟,實際上和年糕完全不同,蘇寒懷疑這粉利就和周圍成片的米粉一樣,多半是用大米做的。

相當於很粗很粗的米粉。

出差的蘇寒人生地不熟的,問了問分公司的同事,人家也不吃年糕。

萬能的網購一查,發現大部分的年糕都是拇指粗細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