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生命就是不斷失去(第3/3頁)
章節報錯
那時候很流行航天員,每個孩子都想當科學家,當太空人。
要不是蘇宇航和別人重名,蘇航的名字可能就變成三個字了。
隨著年紀漸長,相簿中的蘇寒,和另一個世界的蘇航,差別越來越大。
更帥,更開朗,更活潑,更有追求。
原因在於這個世界的院長多活了五年。
阿茲海默症,又叫做老年痴呆,65歲之前患病都算得上早發。
但院長就屬於那種極少數的例子,是某種先天缺陷,伴隨有身體衰竭,最後死亡。
另一個世界的院長,年僅45歲,罹患阿茲海默症,在某個早上走到江邊,失足落水。
蘇航很痛苦,因為小時候他總喜歡站在江邊不回家,總覺得自己的父母會找到自己。
那時候院長就會來到江邊,摸著他的腦袋,牽著他回到孤兒院。
我們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擁有過什麼。
襁褓中的蘇航失去了父母的愛,那時候他什麼都不知道。
十多歲的蘇航失去了院長,他才明白自己再一次失去一位母親,而且以後也不會再有了。
這個世界的蘇寒要幸福得多,院長陪伴著走過童年和少年,蘇寒的成長環境使得他更加陽光自信,沒有沉悶,沒有壓抑。
兩個世界有許多的不同,地名不同,文學作品不同,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不同,乃至於時間和年紀也不同。
但蘇寒很慶幸,院長是相同的,她那不是母親卻勝似母親的愛,也是相同的。
另一個世界的蘇航,沒來得及見院長最後一面,說最後一句話。
這個世界的蘇寒,至少在幾個月前還在看望院長,至少院長還留下了一封信。
如果早幾個月重生,蘇寒必然會一直陪伴在院長身邊。
而不是對院長的病情充滿恐懼絕望,逃避似的不敢回去。
人生總有遺憾,人們總是在後悔,總是不滿足,所以才會期待著那些自己沒有做出的選擇。
這種情緒最美好的地方,在於你永遠可以幻想另一個選擇會更美好。
哪怕結果未必如此。
拿起夾在相簿中的信,蘇寒心中意外的平靜,彷彿浪潮之後的湖面。
信封上之後幾個娟秀清麗的小字,多年再見,熟悉依舊。
留給阿寒。
他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