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巨匠(第2/3頁)
章節報錯
楊校長嘆了口氣,然後又堅定不移的說道。
“只要你能有辦法,我就是卸掉這一身馬甲,幫你披荊斬棘,助你達成心願!”
他不希望姜餘頹廢下去。
更不希望姜餘對這個世界失去希望。
姜餘抬起頭,看著楊校長的背影。
他看到楊校長背後,拖著一條長長的斜影,是那麼的落寞、悲傷。
楊校長是一個憂國憂民的人!
他既平凡,又偉大。
“老楊,我想創辦一個屬於自己的科學期刊。”
“我想讓這個期刊,在華夏大地生根發芽!”
“我想讓這個期刊,深深的浸入在每個樺夏人的骨髓中。”
“我要讓所有人知道,搞科學,搞研究是最有前途的一份職業。”
“我要讓所有人知道,搞科學,搞研究是最神聖的一份職業。”
………
姜餘要在國內創辦了一個名為《巨匠》的純中文科學期刊。
期刊為月刊,專門收集國內外各個學術領域的精華論文刊登,只接受漢語的論文。
姜餘決定拿出100億元作為獎勵池,以後只會增高,不會減少。
這些錢絕大部分會投入到樺國的股市當中。
因為樺國的股市,現在已處於歷史最低點。
《巨匠》雖擁有國際上最高的獎勵制度,卻沒有任何與之相匹配的SCI影響因子。
姜餘根本不在乎這些!
他只想把自己以後所有的科學基礎知識,分階段性,一步一步的刊登在上面。
他要所有樺國人,需要刊登文獻時首選《巨匠》。
他只求國人認同,根本不在乎西方人的眼光。
因為資訊不通暢導致的資訊不對稱,很多科研學者寫的論文就被認為抄襲仿造。
這是不公平的。
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就以為某些科研學者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學術騙子。
其實,在大多數知識分子眼裡,禮儀廉恥還是有底線的。
不能因為某些一小部分的人不作為,就盲目崇洋媚外。
要知道,國外真正的抄襲論文的人,也並不在少數。
而且還是抄我們國內的居多。
因為漢語論文要經過逐字逐句的翻譯,語法也不能絲毫錯誤。
哪怕因為一點錯誤,也會打回原地重新修改,這一來一回耽誤時間可不能用小時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