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類似於模組化組裝房屋。

但這篇文章所展示的理論,是大規模化,無需特殊定製材料。

可以任由選擇,用實木、礦物質、鋼板、複合纖維材料都可以打造。

這樣一來,成本就大為降低,可以迅速普及。

當然,如果能用上叔侄倆的特殊橡膠配方,那就更完美了。

可防漏水、漏風,高韌性、高強度,最關鍵的是可以作為永久性建築。

這種特殊建造理念,簡直就是為邊疆戰士量身打造的。

它為那些長期駐紮在青藏高原或者在邊疆海島的戰士和漁民們提供了更為方便的永久性駐紮基地。

它可以完全無視地形,隨意建造,大大縮減了建設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這麼重要的戰略專利,居然沒有引起重視?

他們的投稿居然都是石沉入海,杳無音信。

那些審稿的編輯,難道都是吃屎的嗎?

這一刻,姜餘想到了陸加羲。

這個人的故事,是楊校長告訴他的。

那是他當初入學京都理工解決數學至高數字難題後,楊校長“風輕雲淡”的說了這個故事。

他不想看見樺國再出現第二個陸加羲,一個就己經夠了。

陸加羲。

一個全球最落魄的數學天才大師。

他是一個千年難得一遇的數學奇才,做出了**炸天的驚天成就。

卻被足足嫌棄了22年,直到一聲不吭累死在土坑上。

由於家庭貧困,他的三個兄長因為患病而無錢醫治,在童年時不幸夭折。

他13歲喪父,16歲隻身外出謀生,29歲喪母……

陸加羲的一生充滿了悲情。

22歲時,還在打工的他,被一本數學小冊子深深吸引。

這本改變他一生,給他帶來了遺憾、光榮,以及最後的死亡。

這本書裡有一個世界百年數學謎題—寇克滿女生問題。

這個當時只有初中文憑的小哥,竟想把它解開。

一支筆,一張紙。

連算盤都沒有。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樓門口昏暗的燈光下,每天都能看到他,四年來,一日未停。

他成功了!

那是他人生中最驕傲的時刻。

卻也是他人生中悲劇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