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600多萬平方公里的遠東地區,人均土地面積約為1平方公里,大約1500畝。

在遠東,只有在城市的附近,或者人多的地區,才有耕種的土地,其他偏遠地區很少。

從九十年代開始,遠東地區的農業就開始下滑,農業比歐洲部分地區的更落後。

當時俄國也在做出改革,但遠東的農業,就是無法發展起來。

那一片區域可是有很大一片地方是黑土地啊!

樺國東北既然可以成為樺國重要糧倉之一。

那麼,遠東地區也應該可以成為樺國的糧食重要來源之一。

那裡每年為我國提供一些糧食還是不錯的。

賣給樺國,不僅省去了長途運輸到莫斯科,價格也不錯。

長期以往下去,遠東地區只會成為姜餘私人領地。

這塊區域將會和樺國綁在一起,尤其是在經濟上。

農業發展,遠東地區少不了與樺國的合作,更少不了樺國人去承租土地開荒種田。

路德維希·法耶夫斯把姜餘要購買土地開荒種田的意向,給莫斯科方面做了彙報。

兩天後,莫斯科回覆了訊息。

不同意,可以合作建立聯合農場。

這在姜餘意料之內,正好還節省了大筆資金,分擔了大部分風險。

因為那邊的氣候條件確實比較詭異,對農作物的傷害很大。

《俄羅斯聯邦土地法》規定了農業用地不可以賣給外國私企。

但如果跟國家或者遠東當地企業聯合開發就又是另外回事了。

現在的俄羅斯正處於半饑荒的狀態,尤其是以莫斯科為主的大城市更加嚴重。

這樣的節骨眼裡,俄羅斯政府要是還沒有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動亂或者分裂就不可避免。

經過雙方激烈的討價還價,最終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一致。

路德維希·法耶夫斯作為俄方代表最高領導,最終在兩國糧食貿易問題上籤署了意向書。

意向書主要的內容無非就幾點。

1.姜餘願意投資10億美元在遠東地區投資一個1000萬公頃的大型綜合農場。(相當於10萬平萬方公里)

要知道,俄羅斯早已經頒佈法令,俄國公民在遠東地區可一次性免費獲得最大面積為1公頃的土地。

地塊最初提供5年的使用權,到期後將無償出租或劃歸個人所有,條件是地塊在頭5年必須得到開發。

即使如此優渥的條件,老毛子們都是不屑一顧,基本沒有人去申請認領。

俄羅斯上層也實在是無可奈何,就決定狠下心來,跟姜餘合資建設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