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啟程揚帆(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楊校長還是很有派頭的。
從頭到腳都散發著
接過姜餘遞過來的香菸,坐在主位上,基本上不搭話,任由姜餘兩個人充分發揮。
老大嘛,基本都這個樣子。
要說老毛子的收藏,那還是很多的,畢竟是繼承了前蘇聯絕大部分財產。
現在俄羅斯60%到70%的國民經濟被六大猶太人所代表的寡頭們掌控,剩下的基本都是最尖端的軍工業或者零零散散的行業組成。
老毛子們很難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解決國內的矛盾。
一方面是**無能的政府,另一方面又是寡頭政治的胡亂干涉。
整個俄羅斯已經陷入了風雨飄渺的悲慘境地。
姜餘找了一個年輕的老毛子作為對等的談判對手。
“阿卡耶夫先生,您也應該知道,我們的糧食本來就不夠,現在的糧食剛剛好能夠保住烏克蘭。”
“如果我們再繼續從市場加大購買力度,很可能造成物價成倍上漲,這對大家都是沒好處。”
糧食這個玩意,很奇怪。
它完全不同於其他商品,供大於求時,物價的變化不是很厲害。
但如果是供不應求時,哪怕缺口是1%,那麼它的價錢這很有可能翻多幾倍,甚至十幾倍。
因為這個缺口可能造成幾十萬人,甚至幾百萬人的饑荒。
誰的命不是命?
為了爭搶這1%的份額,填補這個缺口,常用糧食就這樣成了稀缺戰略物資。
基本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會抬高價碼收購足夠的糧食儲存起來。
歷史上的王朝更迭,戰爭掠奪幾乎都或多或少與糧食的多寡有關。
這就已經很說明了這個問題。
糧食、科技、金融是展示國家實力的最基本特徵。
前蘇聯的倒下,很大程度上就跟他的糧食戰略儲備值低有直接的關係。
糧食的匱乏,非常容易造成國內的通貨膨脹,進而引發貨幣貶值和金融危機。
阿卡耶夫是這次談判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他是俄羅斯農業部的一個高階司長。
姜餘的話,他也能夠明白。
意思就是說,“我手頭上有糧食,但憑什麼給你們?”
阿卡耶夫來之前就已經有了備案,所以他就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姜先生,我們有足夠多的石油和天然氣,咱們可以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