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餘掐指一算,跟試飛的時間差不了多少。

現在所有的宿舍,都是簡易裝修,雖然是寒酸了點,但大家都不在乎。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已經帶領一批人先行入駐這裡。

這裡的廠房裝修,以及裝置安裝都少不了這些專業人士。

從烏克蘭原安東諾夫設計局搬遷過來的裝置,以及重新打造的數控機床已經陸陸續續開始安裝。

經歷過社會主義洗禮的工人們絕大多數都是勤勞踏實的。

不管是白種人,還是黃種人都是勤勤懇懇,他們完全可以不在意微薄的薪水,只為理想而奮鬥。

這些工程師和工人們,是姜餘最重要的財富,是他事業成功的最重要保障。

當然,姜餘肯定不會吝嗇一點點工資,他可是承諾了每人一套房的最低保障制度。

有了房子,這些人的心就穩了,工作就不容易消極。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帶過來的俄羅斯人沒有在這,他們還在海口。

“維克托先生,前段時間我去了一趟風神航空動力,那裡的進展非常快,大概再過兩個月就可以試車了。”

“您這邊的進展情況怎樣?”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有點吃驚,發動機研發的速度是不是有點太快了?

試車的時間可能要持續一個多月。

這麼一算下來,留給他的時間也就三、四個月的時間。

確實有些趕,但問題應該不大,只要人手足夠,還是可以造出兩架樣機來。

“放心吧!我們這裡除了總裝廠,其他的都差不多完成了。”

“我們可以先行製造一些其他的小部件,最後組裝就可以了。”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在這一點,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姜餘想起那幾個神秘的老毛子,有些疑惑,問起是事件的緣由。

“那些人是怎麼找上你的?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沒有隱瞞,全部和盤托出。

那些人其實也是透過阿維斯馬鈦鎂的總經理找上他。

具體什麼目的,那些老毛子沒說,只是暗示說有大買賣,要找維克托·科瓦爾斯基的幕後老闆面談。

“老闆,這一次我去莫斯科,找到了一些老朋友,他們那個設計局以前是專業研究和生產航空電子系統的。”

“我覺得很有必要,把這設計局的專家全部找過來,否則,這方面我們可能會成為我們的短板。”

飛機為完成飛行任務,就需要各種機載電子裝置。

為了能夠在大溫差、低氣壓、寬頻範圍機械振動、強衝擊過載和狹小使用空間等惡劣環境條件下正常而可靠地工作。

就要求對飛機電子系統的設計以及元器件和材料的選用有很高的要求。

飛機電子系統的工程難度和成本都比普通電子系統高得多,這不是一般電子工程師所能夠勝任的。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說的這個設計局,國際知名度比較低,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但它卻是前蘇聯航空工業發展的最重要保證之一。

要知道,飛機的電子系統可是包括無線電通訊系統,導航系統,自動飛行控制系統,機載雷達等等。

雖然,維克托·科瓦爾斯基有姜餘提供的完整設計圖紙,但他們畢竟不是最專業的那群人。

所以,這個設計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