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國聽姜餘這麼一說,頓時就激動得渾身發顫,眼睛都有些溼潤了。

不怪他這麼激動,而是這段時間實在是太難過了。

這半年,他可是承受了太多的流言蜚語,機械工業部也有不少人對他如此輕率的決定非常不滿。

東風公司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成為了國內汽車行業中的巨無霸。

很多國有大型汽車廠商因為它而倒閉,自然就有人對他不爽。

而那些社會上的流言蜚語,大多數都是外行人以不同的經濟視角,不同的產業問題來抨擊他。

那些人都認為鄧建國這些年飄了,範了求大求全的壞毛病。

社會上的民眾,其實也不是很明白,都是被帶某些公知帶壞了節奏,雖然其本意其實都是好的。

他們非常不希望一個冉冉升起的民族汽車品牌逐步走向衰落。

誰最不願意東風介入摩托車行業?

除了國內幾家大型的摩托車廠商外,就屬島國人最熱衷了。

雅馬哈、本田、鈴木等島國摩托車廠商,都強烈反對路虎牌摩托車出世。

國內的其他摩托車廠商都或多或少有島國公司的股份或者血統。

他們不擔心這些樺國摩托車品牌走向世界,因為這些摩托車沒有口碑、沒有研發能力。

他們就算是一時降價搶佔了部分國際市場,到後面也會被市場無情的踢出去。

東風就不一樣了,它的性質,它的血統,以及它積攢的口碑將會對市場產生巨大的破壞性。

所以,島國人千方百計的利用媒體以及國人的情懷,對鄧建國和東風公司進行造謠中傷、抹黑。

鄧建國作為國內汽車產業的一哥,自然不願意那些不相關的人對他指手畫腳。

摩托車產業在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眼中,其實就是上不了檯面的小打小鬧。

他們看到東風公司居然敢放下臉面,跳出高大上的汽車市場,去做那些沒多少賺頭的小產業,自然心中也不爽了。

鄧建國在這半年的時間裡承受的壓力,比他前幾十年加上還多。

越出名,就越被盯得緊。

路虎摩托車早已經研發出來了,卻還沒有正式開賣。

在這一次汽車國際展中,鄧建國希望路虎摩托車能夠像汽車那樣大放異彩,取得足夠多的訂單,讓那些人徹底閉嘴。

姜餘看著這些摩托車,然後又檢視了一些引數配置,感覺還是可以的。

四五千元的摩托車,能夠做到東風這樣已經非常不錯了。

雖然外形上不夠驚豔,但同等價位上,路虎摩托車的質量和效能引數卻是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