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章內容有大改,主要是戰鬥部分,大家可以回去看一看,增加了一個龍牙傭兵團。)

東南亞金融危機還在持續發酵,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繼泰國之後又完全倒下了。

尤其是印尼,該國的貨幣貶值速度如瀑布流水一般傾瀉而下。

除了採礦和採油出口類產業,該國的工商行業基本上停滯了。

甚至連該國的電力供應都不能夠全部滿足。

整個社會又重新回到了刀耕火種的時代。

這個國家也是很奇葩!

本來就通貨膨脹的嚴重了,還要大量超發貨幣,導致本國的貨幣都無人問津了。

好不容易求來IMF(世界貨幣基金)的幫助,該國的領導層居然夥同下面的商人把援助的外匯全部侵吞掉了。

這樣的國家,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古問天看到如此情景,也很是失望,選擇了退出。

連市場經濟最基本的規則都不願意遵守,活該窮一輩子。

不過退出之前,很多華裔找上了古問天在印尼的代理人,希望以美元出售他們的產業。

他們對印尼將來的發展很是悲觀,想去國外找條出路。

古問天很不耐煩,本想拒絕,但瞄了一眼產業出售的目錄表後,又改變了主意。

這目錄表上標的商品絕大部分都是固定資產。

比如某地的鎳金屬礦場,棕櫚樹種植園,咖啡種植園,甚至是一些金銀礦山……

其實這些都不奇怪,東南亞其他幾個國家也都是如此。

吸引眼球的是標的價錢,竟然只有危機前市場價的十分之一。

除去危機前的泡沫,也只是平常時期的20%左右。

這個價錢相當便宜了,比上次馬來西亞賣的更實惠一半,只需要150美元一畝。

這就相當於一年左右就可以回本,簡直跟白送沒啥區別了。

而那些配套的榨油廠和加工廠,基本上算是免費送了。

這說明這個國家已經到了水深火熱的境地,所有商人們都想逃避這個是非之地。

至於更深層次的原因,倒沒必要去探究了。

古問天毫不猶豫把這些送過來的產業全部接收了。

總共2萬公頃的棕櫚樹種植產業園,也才4500萬美元。

其他的產業也是便宜的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