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在這裡起飛,生活在這裡燦爛。”

“青春在這裡飛揚,人生在這裡充實。”

“知識在這裡昇華,前途在這裡鑄就。”

……

時間又來到了九月份開學季。

劉子俊帶著妹妹從蘭州坐飛機來到了京都。

妹妹劉文君是今年甘省的文科狀元,本來是想報考京大,後來看見京都理工的優厚招生政策,就瞞著家人改了志願。

她家庭在偏遠鄉村,父母都是靠種田為生,哥哥從小不愛讀書,早早去當了兵。

劉子俊才當了一年兵,就碰到了大裁軍,退伍後就去振遠護衛做了一名安保。

也算是一個國企員工,將來也不愁吃喝,卻也沒多少積累。

像劉文君這樣的一個省狀元若去清北,除了學費有報銷外,並沒有什麼特殊承諾。

京都理工承諾免學費外,還有一萬元的獎學金。

這可相當於她父母兩三年的收入了。

正常畢業後保證月工資不低於2000元,若能夠研究生畢業,最少3000元整。

這可不是人家吹牛逼,白紙黑字的都印在報紙上去了。

家裡人知道她的選擇後,也沒有多埋怨,清北也只不過是名聲大點而已,最後還不是要出來工作。

現在進京都理工,學習待遇好,又能夠白撿一個金飯碗。

很少有人不心動的……

京都理工學校等七所院校大規模擴招驚動了國內高層。

就這七所院校招收學生的名額就達到了17萬之多。

若加上機械和農業類大學的擴招,整個樺國的本科生招生名額被佔去了三分之二還多。

相比而言。

樺國曾經的兩所最頂尖院校——清北就顯得非常寒酸了。

全國60多個省狀元當中,只有6個文科狀元報考這兩所學校。

兩所學校的錄取平均分已經和京都理工等大學持平。

雖然看似沒有退步,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差距就大了。

人家的錄取人數將近8萬,你兩所學校加起來也才3000人左右。

這個平均分算下來,他們是真的不敢在大堂廣眾之下公示。

實在是太丟人了!

京都理工等七所院校基本上包攬了這一屆全國理科考生學霸型(偏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