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潛在顧客(第3/3頁)
章節報錯
穆罕默德·阿米爾來到了瓊海省鳳凰航空製造基地。
在這裡還停放著四架未完全塗裝的飛機,估計是在等顧客下單。
吃了晚飯後,陳思國還來不及給機組人員慶功,就先帶領著穆罕默德·阿米爾和蒂娜·巴赫曼恩等人參觀了傳奇—909製造和組裝車間。
這些製造車間大部分都是按照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標準建設的。
很高大,很寬敞。
畢竟,安東諾夫這幫人以前就是專門做超大飛機的。
這裡有些生產裝置都是來自烏克蘭或者義大利。
更多的則是透過人工智慧設計的生產或者吊裝裝置,然後透過第一機械集團打造出來。
整體來說,國產化、自動化達到了很高的一個程度。
比起空客七八十年代的生產組裝車間要高階很多。
穆罕默德·阿米爾對這一方面是完全一竅不通,只感覺鳳凰航空很屌,很有牌面。
蒂娜·巴赫曼恩來這裡,主要還是更關注航空發動機。
尤其是風神二代。
從資料上看,這儘管是縮小版的出口型號,其最大推力也比另外三家公司的航發更強。
風神二代的大小很適合於空客最新的a340和a330。
兩種機型都差不多,a340比a330多了兩個發動機。
A340最初設計目的是要在遠端航線與波音747競爭。
A340載客量較少,適宜遠端客運量少的航線。
但其後期目標是要與波音777飛機競爭遠端與超遠端的飛機市場。
1991年,當A340首飛後,工程人員發現一個潛在的重要缺陷。
機翼的強度不足,在高速巡航的情況下,搭載外側發動機會導致機翼彎曲與擺動。
最後雖然把問題解決了,但飛機的重量比設計之前又重了許多。
由於波音777遠端型號的出現,再加上不斷上升的燃油價格,使a340的優勢蕩然無存。
雙發動機的波音777無論在營運成本與經濟性方面,均比四發動機的A340更加佔據優勢。
空客如果能夠擁有風神二代渦扇發動機,就可以與波音777拉低差距,直接面對面的競爭。
當然,如果鳳凰航空能夠幫忙設計出更先進、更拉風的一款飛機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