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阿蘇丹面臨著乾旱的困擾,巴布內亞也一樣。

巴布內亞是某老牌強國的殖民地,倒是繼承了一部分領主國的遺產。

雖然經濟農業不如阿蘇丹,但是軍事實力卻略微佔優。

所謂的佔優,是指他們擁有一支規模約三百人的裝甲部隊。

一支20餘輛AMX13輕型坦克為主力的裝甲部隊。

就是靠著這支裝甲部隊,巴布內亞對周圍鄰國是窮兇極惡,動不動就宣戰。

國內乾旱了,宣戰。

國內饑荒了,宣戰。

總動想要開疆拓土,宣戰。

總統不開心了,更要宣戰。

還別說,靠著這支裝甲部隊,他們還總能打贏。

阿蘇丹雖然小,但好歹還有一條水源。

但巴布內亞可是一條小溪都沒有,唯一的淡水湖都已經乾涸了。

這次的乾旱,估計其國內的農業基本已經撲街了,就連人民的吃水用水都是一個大問題。

這一次的巴布內亞氣勢洶洶的就奔著阿蘇丹來了,戰略目標直指阿蘇丹河。

在宣戰之後的十二個小時,巴布內亞的裝甲部隊就已陳兵國境線。

兩國首都其實相隔並不遠,也就200多公里吧。

要是兩國之間的關係不錯,再有條高速公路兩國總統串個門也就能用一頓飯的功夫。

站在市內最高的建築六層樓高的總統府辦公室裡,阿勒比不禁又嘆了口氣。

他已經集結了國內可動員的全部軍隊,總計5000餘人的總統衛隊前去應敵。

但是一想到那些泛著鐵鏽的鋼鐵戰爭機器,阿勒比不禁打了個哆嗦。

巴布內亞之所以能夠打勝仗,除了這些老舊坦克,還有他們的步坦協作戰術發揮得非常好。

20輛坦克,600輛最新款的海拉克斯改裝皮卡,總共3500人組成的裝甲部隊。

島國人居心不良,竟然在這時候提供了這麼多新皮卡。

其目的,肯定是不言而喻了。

阿蘇丹的5000國民衛隊只有剛裝備的500輛路虎撒哈拉版皮卡。

火箭筒倒是有很多,足足有500具。

如果不是黑皮採購了500輛,光靠這些人打陸戰肯定沒希望。

為了打贏這次保衛戰,黑皮的老爸——多蘿爾將軍指揮這場戰爭。

為了麻痺敵人,他首先把敵人放進國內。

在一處寬敞的草原上,雙方擺開陣式,準備展開對攻。

雖說是草原,但是道路並不平坦,還有一部分是沙漠和窪坑。

坦克倒無所謂,海拉克斯卻沒有那麼強的越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