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餘和楊校長就半導體產業達成了一致,公司名字就叫樺國第一晶片集團,簡稱樺芯。

姜餘出錢出裝置,佔總股本70%。

京都理工負責培養和招聘相關專業的人才,佔總股本15%。

剩下的15%作為員工期權池。

聶教授興奮的帶著他的研發團隊南下去了華城的騰輝精工。

在那裡,他們將為樺國整個半導體的崛起發起最後一輪衝鋒……

……

海瓊省,海口市。

鳳凰航空製造基地。

姜餘接到電話後,第一時間趕到了這裡。

除了他之外,楊校長和唐振國也一同來到了這裡。

首架大型航空客機,經過將近8個多月的24小時不間斷的製造與安裝,終於接近了尾聲。

總工程師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和總經理陳思國帶領姜餘幾人參觀了新建設好的航空基地。

鳳凰航空基地跟世界其他的大飛機制造基地有些不一樣。

這裡總佔地面積達到了驚人的50平方公里。

除了一個簡單的航空機場外,還將建設全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風洞綜合實驗室。

這裡有兩個飛機組裝工廠和一個大型的零部件製造產業園區。

姜餘現在的錢都沒有打算留,反正每年都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

為避免被人卡脖子,這個零部件製造產業園將會邀請國內外有專業領域的製造商來建廠。

陳思國剛來到這裡時,也被姜餘大手筆嚇了一跳。

“飛十”專案開展時,那時候國內的經濟還很差,上面給他們的資金也不多……

尤其是後期,硬是逼著他們節衣縮***打細算搞研發。

看著這裡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他心中也很是感慨。

坐在特別定製的汗血寶馬車內,每到一地方,他就給車上眾人介紹那些建築……

“姜總,前面就是飛機組裝廠,要不要進去看一看?”

姜餘點點頭,來這裡就是要看一看這兒的生產環境,順便瞧一瞧準備試飛的“鵬”……

下車後,眾人進入生產車間。

映入眾人眼簾的是一家超大型的“戰鬥機”。

“鵬”式客機相對所有民航客機來說,絕對是一個異類。

第一次看到它的人,都很難相信這居然是一架民航客機。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作為一名資深設計師,卻沒感到驚訝。

前蘇聯什麼樣的飛機沒有?

核動力飛機、水上超級大飛機、坦克飛機等奇葩的飛行器又不是沒有見過。

姜餘當初拿出這幅設計圖紙出來後,他就知道了這飛機的大概功用了。

這架飛機的大部分機體零件,都是透過阿維斯馬鈦鎂那邊製造好後空運過來的。

由於那邊的精加工水平不夠,送到樺國的零配件,還會經過第二次數控機床的加工打磨,浪費了不少時間。

但即使如此,在廠房還沒有完全建好的情況下,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帶領原安東諾夫設計局旗下的工程師們夜以繼日、不辭辛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