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教授,是不是在咱們學校?”

楊校長撇了一眼,漫不經心的問道。

“哪個?幹啥的?”

姜餘冷靜下來,把剛才在發生的尷尬事說了出來。

聽完後,楊校長還是憋不住了,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你小子,太丟人了,走出去你可別說是我們學校的哦!”

……

笑話姜餘了一會兒後,楊校長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告訴了他。

盧校長現在已經“高升”,接替了退休的黨高官。

鄭強現在還處在觀察期,也就是實習校長而已。

這是上面選拔年輕幹部的一個重要試點……

另外,那些“跳槽”的教授,自然是有原因的。

自從通訊系統研究成功後,京都理工就意識到計算機晶片的重要性。

上次的研發出的無線通訊系統可以升級,其中最硬性的條件就是必須有高效能的運算晶片。

下一代,也就是第三代系統對晶片的要求還可以透過外購解決。

但是第四代以後的系統,要求特別高,至少現在國際上的晶片不能滿足其要求。

不僅僅是通訊基站升級這方面需要大量的晶片,還有手機終端也可能出現大量的需求。

按照本校研究開發團隊的初步判斷,國內市場對晶片的需求至少超過1000億人民幣。

放大到整個國際市場,至少也有幾千億美元。

嚐到甜頭味的專家教授們,開始慫恿楊校長成立一個專門的實驗機構,專攻半導體晶片。

楊校長仔細考慮了一番,覺得這個建議不錯,就拍板決定了。

為了不錯過這個風口,毅然決定從外校、中科院挖人。

反正他們都放棄了這塊研究,京都理工自己掏錢組織研究功關,不算違反政策吧?

姜餘回想起前段時間,京都和魔都幾所高校聯袂而來討要說法,好像就提過這個事。

楊校長當時的表現就是泰山崩於前而巋然不動,好像那壓根就不關他事一般。

現在細細回想,這臉皮、這心境還是得多學學楊校長。

“小姜啊,你可不要小瞧天下人吶,你能想到的事情,我們自然也想得到。”

“之前國內研究那些半導體和光刻機的專家、工程師們,我可都是厚著臉皮邀請過來了。”

楊校長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巴巴嘴,又繼續說道。

“看你這麼著急,肯定有想法是吧?”

姜餘這一回,還真是被楊校長的大手筆、大氣魄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