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餘當初的決定就有問題。

光刻機不是半導體產業,它依舊屬於機械工業,只不過摻雜著學科更多而已。

機械工業,樺國有基礎,有底氣。

尤其是高尖精這一方面,並不落後於西方。

雖說在工業軟體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那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這裡面還摻雜著光學、微波、高分子等學科。

到時候分工研究搞定就可以了。

畢竟,還是有之前的基礎嘛。

他想找之前研究設計光刻機的那些老一輩專家和工程師們。

後來瞭解到這些人大多出自華清,就熄了這想法。

尷尬的事情,姜餘從不做!

不過現在換帥了,那又不同了。

趁著有閒時,姜餘決定明天親自上門請那些老專家。

既然現在已經有了比較先進的光刻機,仿製應該是沒問題的。

如果加上人工智慧,應該可以推算出後面一代到兩代的技術。

這玩意兒聽說很燒錢,主要還是在光源、eda設計軟體等方面。

有人工智慧,這些問題應該容易解決。

手上還有幾臺成品,仿製問題應該不大。

一年不行,就三年!

他還年輕,等的起!

……

第二天,華清大學。

姜餘是第二次踏進這所名校。

他已不再是曾經那個懵懵不懂的學生了。

來到辦公樓,找到校長室。

門沒關,他敲了下門,被允許後,走了進去。

這辦公室的風格完全不同於京都理工。

風格有點後現代主義,簡約而不簡單。

楊校長屬於老古董,他的辦公室顯得有點老舊,還保持著六七十年代那樣簡陋的風格。

“您好,請問您是鄭強,鄭校長吧!”

這個姓氏非常好,到哪裡都是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