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航空產業佈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風神渦扇發動機的試車成功,對樺國來說,已經不僅僅是大飛機專案了。
它己經代表樺國工業正在向高精尖方面轉型。
落後、廉價的工業產品在不久的時間後將會徹底成為歷史的塵埃。
現在世界上能自主獨立製造渦輪發動機的國家有很多,但是造優秀的先進的就不多了。
島國和和德意志差不多,先進的渦扇發動機也是個弱項。
猶太國、維京、瑞士、加麻大、意呆利也都是和島國差不多的二把刀國家。
勉勉強強可以生產,卻不怎麼樣,最終還是要買發動機,要不就用渦噴發動機。
他們所有的弱點全在渦扇發動機上。
迄今為止,歐洲空客的民用航空客機多還是使用英格蘭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生產的渦扇發動機。
另外,阿三也曾宣佈能生產,除了他們自己人,幾乎沒人信。
他們國產的發動機就連他們的空軍都不要,比如lca光輝戰鬥機。
儘管如此,他們每年還是要從空中掉下來不少的飛機。
世界噴氣式民用飛機領域的最主要的發動機被三家公司壟斷,北美的普惠(p&e),英格蘭的羅羅公司。
……
現階段而言,樺國在高階產業上的發展和佈局,就要圍繞風神一號展開研究。
鑑於風神一號的落後產能,就必須大力引進高階生產線。
姜餘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引進意呆利的高階生產流水線和工業用機器人。
然後,透過逆向工程和人工智慧全力發展這種高階配套產業。
只要把這種高階產業提升上去了,樺國的經濟就可以迎來跨越式增長。
因為,樺國本身就是一個未開發的超級大市場。
民用航空、民用大型船舶,民用汽車等等,這些產業在樺國大多都是未開發或者急需更新換代。
除此之外,透過樺國低廉的研發費用和充足的勞動力,完全可以把這些產業面向國際市場,與那些歐美跨國公司競爭。
姜餘在xf航空基地呆了三四天,便返回了京都。
這次回來主要還是為了與俄羅斯那邊的石油管道路線,以及他們的聯合農場專案。
按照中俄兩國之前約定的線路,姜餘需要付出大概50億美元的修建費用。
這是一個石油和天然氣雙管道的大型工程專案。
俄羅斯管道運輸公司希望得到這個工程的承包權。
因為他們的技術和實力在全世界都算是頂尖的。
尤其是在冰天雪地的伯利亞和蒙古,更是他們的優勢所在。
只要能夠拿下這個工程專案,他們還承諾無償提供兩種管道運輸的技術永久授權。
除此之外,在工程開啟後,他們還保證兩國工人的相等待遇。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至於聯合農場專案,姜餘就沒想過賺太多錢。
他需要在那邊樹立權威,擴大影響力。
該專案雖然來錢不是很快,但所需要的農民和工人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姜餘希望首批派出100萬農民和工人支援建設。
可別小看這個專案,憑藉樺國人吃苦耐勞的本質,每一個人最少都可以賺到三、四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