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招生(第1/3頁)
章節報錯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就來到了四月份。
這段時間,首個由漢語言程式設計的翻譯軟體誕生了。
姜餘特意體驗了一下這種軟體,發現它竟然出乎意料的好用。
他把自己要搜尋的關鍵詞寫入後,一大批帶有關鍵詞的論文標題就從顯示介面裡彈出來。
除了特別的化學式和基本的數理化公式外,基本上都是全中文顯示。
因為都是比較嚴肅,刻板的論文,英文的語法要求也比較嚴格。
所以,裡面的語法形式並不多,且都比較正規。
這就減輕了漢語翻譯的難度,使之更快,更精確的翻譯這些國際論文。
這個軟體的很精巧,佔的記憶體非常少。
翻譯軟體裡面的儲存了漢字只有2000多個,卻能夠翻譯十萬以上的英文單詞。
如果以後出現了更多的英文單詞,也可以隨時更新。
按照製作軟體負責人的說法,每個月會更新一次裡面的單詞庫。
這個翻譯軟體還有一個最大特點,以後可以不斷的升級和相容其他的語種環境。
只要儲存相對應的語種,再把軟體增加翻譯專案,就可以把英語轉換成其他的語言。
比如說,英語→漢語→法語。
漢語因為他的字型檔很少,語法單一,完全可以充當一個翻譯的媒介。
要不怎麼會說漢字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符號?
……
姜餘沒有吝嗇,直接給了他們這些人總共50萬元的獎金。
至於怎麼分?
他就不管了。
他勉勵這些人多去開發類似的工具軟體。
比如音樂播放或者開發軟體、檢視軟體、辦公軟體等等。
如果覺得市場環境不成熟,不容易推廣,姜餘做主可以出錢收購他們的研發成果。
另外,姜餘準備用《巨匠》的名義出資在全國範圍內的縣級以上的科技局以及高等院校捐贈專用電腦。
這些訊息,它都會在每個省份的報紙上刊登。
要讓那些專心搞研發,搞理論的學子和學者們都知道在哪查詢論文及專利。
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大量資源的重複浪費。
京都理工的漢語言程式設計培訓學校,在年後又分別在鵬城和魔都開了兩家。
嚐到甜頭的他們,自然要趁熱打鐵多佈局這種教育產業。
他們不容許其他院校染指他們獨有的教育資源。
國內無線通訊產業的全面開展,對漢語言程式設計的人才有很大的需求。
這也為京都理工的教育培訓產業擴大化打下了基礎……
……
京都理工,校長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