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期刊之爭(第1/3頁)
章節報錯
參觀完無線通訊裝置後,姜餘正準備告辭回家,楊校長又把他帶進了一個會議室。
這裡已經坐滿了人,其中京大的盧校長,華清的陳校長都在這裡。
還有其他四五個人,他都不認識,楊校長也沒介紹。
這個會議應該是早安排好的,楊校長把姜餘帶過來肯定不會無地放矢。
華清的陳校長見大家都來齊了,便率先開口說道。
“老楊,《巨匠》的事情我就不說了,為什麼我們學校的研究生都跑到你們這邊來了,能不能給個解釋?”
陳校長旁邊坐著的那幾個人都附和著點頭。
楊校長笑眯眯的,看著對面這些校領導,不慌不忙的說道。
“我倒是奇怪了,今天怎麼來的這麼齊,原來就是為了這些狗屁倒糟的事。”
“你們學生想到哪裡讀研,我哪裡管的著?你們以為我去把他們拉過來的呀?”
“想得倒美!咱們自己學校的指標都不夠,還要你們的學生過來搶指標嗎?”
“你們以為你們的學生多了不起,告訴你們,老子還不稀罕呢。”
“一個個整天就想著下海賺錢,出國留學,去找個外資企業打工,能有點愛國的情操嗎?能有點為民族奉獻的情懷嗎?”
楊校長這話不好聽,但理不糙。
對面幾個外校領導臉面有點掛不住,想反駁卻又無可奈何。
他們學校的學生確實有點太現實了。
不單單是學生,就連部分的老師都有點……
京大和華清在國內算是數一數二的高等學府。
培養的學生也深受國外學校和企業的歡迎。
但這段時間,也不知道怎麼搞的,很多大四學生,甚至是講師、教授都有投奔京都理工的意思。
尤其是許多原本有機會留校的學生,都提出想去外校任職的申請。
理由其實很簡單,京都理工的教職工工資實在太吸引人了。
京都教育圈,其實並不大,特別是大學講師和教授們。
京都理工在過年前,給每個學校講師和教授發放了5000元~1萬元不等的生活補助費。
過年後,又宣佈給每個講師和教授分房。
按照資歷和職稱,每個人至少可以分得80~150平米的電梯住房。
雖然是自建房,但也是電梯房吧!
這些錢都是京都理工辦學校,搞研究,辛辛苦苦賺回來的。
楊校長也沒有讓它們在銀行發黴,直接全部拿出來建宿舍,發獎金。
這訊息暴露出去後,著實讓周邊學校的教職工們羨慕嫉妒恨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