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好,姜餘高瞻遠矚,提前開始了佈局,好位置都被他優先搶佔了。

……

樺國國內的稀土礦公司現在只剩下了東方礦業集團。

它和北美的MountainPassMaterials公司,是世界上唯二的稀土礦提煉公司。

為了避免被全世界集火,姜餘與東方礦業領導層達成了一個共識。

1.只賣稀土元素,不賣礦。

2.出售價錢與MountainPassMaterials公司看齊。

3.提倡來料加工,加工費用可以與MountainPassMaterials相比較。

其實這麼做的目的,一方面利潤可以更大化,另外一方面可以養著唯一的競爭對手。

MountainPassMaterials的提純加工技術已經大大落後於東方礦業。

他們的利用率和提純率根本就無法與東方礦業相比較。

這就導致了他們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稀土元素的價錢自然而然也不便宜。

東方礦業的成本綜合起來也不過是MountainPassMaterials的十分之一左右。

高價賣稀土元素或者來料加工提純,對東方礦業來說有利無害。

另外,東方礦業的勘探人員,在蒙古國“旅遊”時,意外的發現了大量的露天稀土礦。

因為裝置缺乏,只能大概估計了一下,其儲量不會比國內差。

這個訊息令東方礦業的幾位高層都是很震驚,同時又很欣喜。

他們決定把這個訊息列為一級保密資訊。

姜餘建議等到合適的時機,把那幾片土地買下來,或者以其他理由進行勘探和快速挖掘。

爭取短時間內把這些東西都挖過來儲存好。

那片露天稀土礦還含有少量的鐵礦石。

總經理建議直接用鐵礦石的價錢買下來,然後大手筆開發。

趁著蒙古國的高層還沒有意識到那些珍貴的稀土,用最快的速度把那裡的稀土礦產挖光。

姜餘原則上同意總經理的建議。

但他的想法更加宏大,他想拍出更多,更龐大的“旅遊團”去那裡看一看。

萬一有更多的稀土礦呢?

蒙古國現在的GDP也就9億多美元。

不到5000瓶長生仙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