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餘沒有在離心機廠多呆,他準備去隔壁的風神動力機械廠看一看。

為此,李世林還準備了一輛吉普車。

姜餘很奇怪這樣的舉動,不就兩三百米嗎?

“老李,幹嘛呢?我又不是沒腿,走過去就行了。”

李世林坐上駕駛位,招呼道。

“上來吧!去了你就知道了。”

還挺神秘的!

……

20分鐘後,車子開出了城區。

……

又10分鐘後。

吉普車來到了一個人煙稀少的山腳下。

看到這裡一條長長的跑道,姜餘很快就知道了,這是一個廢棄了的空軍基地。

根據李世林的說法,由於戰略轉移的需要,這裡基本上算是半廢棄狀態。

上面得知李世林要建航發工廠,便把這個地方以友情價賣給了騰輝精工。

發動機生產好了,肯定是空運出去更好,這些東西太貴重了。

粵東地區的路實在太糟糕了。

這裡原本還有一個排計程車兵駐紮,也順帶讓騰輝精工接收了,武器彈藥之類的也沒有收繳。

畢竟,這也是算另類的支援了。

李世林開著車在四處逛了會。

姜餘發現這裡的安保措施非常不錯,就是士兵少了點。

“老李,這裡人少了些,再多找些退伍兵過來,我不放心啊。”

“另外,這裡的安全保衛設施都要重建一下,要像軍事重地那樣來建設。”

“最好啊,從部隊裡面再弄些精明的軍犬過來,有時候更好用點。”

……

“飛十”的慘痛教訓告訴他,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謹小慎微的態度。

兩人一起來到研究所。

姜餘發現這裡的科研人員大部分都是老毛子,二毛子。

原“飛十”的幾個老專家也帶著一批京都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在這裡實習。

研究所所長是個50歲的老毛子,名字叫盧卡·伊萬科維奇。

“親愛的老闆,您終於過來了,我們可是等的太辛苦啊!”

他身旁有個翻譯兼秘書,也是個老毛子,20多歲的小夥子,看上去很精神,東北話說得賊標準。

姜餘有點好奇,現在的俄羅斯人怎麼對漢語有興趣了?

後來一問才知道。

這小夥子是俄羅斯族,地道的樺國人,東北哪個屯的就不清楚了。

盧卡·伊萬科維奇帶著姜餘參觀他們的實驗室和工廠。

他一邊講解,還一邊誇讚姜餘帶過來的那種風神渦扇發動機圖紙“牛B”。

他偶爾還冒出幾個中文單詞,搞得大家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