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個問題,李中校走出辦公室,去請示大佬了。

姜餘則繼續翻看著目錄,發現最後面的大部分都是千篇一律的零部件加工企業,沒有什麼特色。

除此之外,居然還有軍用罐頭廠、飲料廠、雪糕廠、棉織服裝廠等等,而且上面標註的價格相當便宜,簡直等於白送。

這一部分,有一些其實是七八十年代後轉型過來的,比如某核工廠在70年代末期開始經營雪糕,某飛機制造研究所製作飲料出售。

有一些是君區為了安置官兵家屬,特意設定的軍工廠,比如邊疆君墾區。

實在是太多了!

其實,拿得出手的,真正有前途的軍工企業並不多,估計也就佔1~2%。

這不是坑人嗎?

這不是明擺著找人背鍋嗎?

姜餘已經明白了君方的用意。

他們是想把這些累贅,全部清理掉,好輕裝上陣。

每年節省下的資金,都會花費在剛剛搗鼓過來的武器保養和設計圖紙的研發上面。

就像圖—160,每年的保養費都是個恐怖的數字。

與此同時,李中校到了另外一個辦公室向大佬彙報了情況。

這位的大佬,就是之前暗中關注姜餘的那位中年大佬,算是老熟人了。

而此刻的他,哪還有之前的什麼風輕雲淡,高情逸態。

上頭給的任務實在太過於為難,他真的不好“下狠手”。

這明擺著的就是要讓姜餘這個大財主買單,誰讓他太有錢了?

將近3000家軍工廠,200多萬人,要讓姜餘全部吃下去。

哪怕是免費、送錢,也要讓其盡最大能力盤下這些企業。

這已經不是坑人了,是……。

不處理掉吧,每年還要拿出一兩百億來填這個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