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能夠隱隱意識到,這黃酒能夠延長他們的壽命,甚至能夠返老還童。

年紀越大的人,就越能產生這樣的“錯覺”。

姜餘聯想到自己之前實驗的時候,觀察到那些血紅細胞和白細胞們“爭搶食物”的反應。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情況,才讓這些老頭子們有了這樣的“錯覺”。

裡面具體發生了什麼?

他也不得而知。

等回去後,可以找一些生命醫學和生物學方面的教授共同探討一下。

路德維希·法耶夫斯在飯後表示了自己想加入樺夏國籍的想法。

他們這一次搗鼓走私已經嚴重傷害了烏克蘭立國之本,就算政府穩定局面暫時不追究,日後必定會清算他們。

既然如此,就破罐子破摔吧!

他們這些當兵的,其實早就看出來了烏克蘭的最終命運。

只有那些被西方洗腦的普通民眾還未意識到這一點。

本就日薄西山的烏克蘭,在西方的忽悠下,無能的政府自廢武功,以後肯定會更艱難。

這些年來,烏克蘭幾百萬的精英分子集體出走,就是非常典型的證明。

樺夏是五常之一,實力本就不弱,如果不是西方聯合前蘇聯圍剿和封鎖多年,說不定她早已沖天。

加上這一次的烏克蘭“空軍大逃亡”給予的資源,假以時日,畢竟不會弱於俄羅斯等大國。

對於路德維希·法耶夫斯的要求,姜餘隻能表示盡力而為。

畢竟,他們之間只存在交易的關係。

當然,也不能完全打消他們的這點希望之火。

他站起來,用很誠懇的語氣說道。

“尊敬的司令官閣下,尊敬的法耶夫斯先生,看到貴國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同志們,現在的日子過的這麼苦,我的心裡著實難受。”

“本著國際人道主義精神,我願意說服我國政府,接收這些有著一技之長的學者和工程師們,讓他們的家庭不再受到貧窮和飢餓的折磨。”

“我看到貴國的政府受到西方國家的蠱惑,大量銷燬前蘇聯留下來的知識勞動成果和智慧結晶,倍感痛心。”

烏克蘭政府和民眾所表現出的政治頭腦讓人大跌眼鏡。

聽信西方的忽悠,自廢武功,放棄和銷燬相當數量的核武器和戰略轟炸機。

以此作為“投名狀”,籍此獲得西方的經濟支援。

結果可想而知,歐洲最窮國的帽子再也摘不下來了。

“這些東西完全可以幫助那些飽經風霜的戰士們和長期在一線工作的科研學者們免於飢餓和貧困。”

“在我看來,兩位閣下完全是為了保護和延續烏克蘭人民的生存權而抗爭,這是一種崇高思想和意志的完美體現。”

“我國的政府必然也會看到這一點,給予兩位最崇高的榮譽。”

言下之意:再拿些好處來嘛,入樺夏籍絕對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