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餘剛回到廠裡,張書記就過來彙報了上個月的工作情況。

京都理工大學的那些教授和研究生們還是非常厲害的。

在他們的幫助下,工廠透過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改進了很多老舊的裝置。

尤其是新設計的大型多功能機床,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國際頂尖水準。

廠裡面的客戶群也越來越廣泛。

魔都第一電機裝置廠,上個禮拜來騰達機械廠參觀考察後,就立刻下了2億人民幣訂單。

江南造船廠下了1.5億人民幣的訂單。

粵省第一造船廠也下了1億人民幣的訂單。

……

總之,一切工作運轉正常。

公司也不打算繼續招普通工人了,因為京都理工那些勤工儉學的學生們價效比特別高。

他們相當於半個工程師,半個工人。

工資每個月才150元,甚至比廠裡面的普通工人還便宜了幾倍。

現在,廠裡面的生產活動和人事管理基本歸張書記統籌。

廠長孫明反而出去攬業務了。

這在國內的商業體制中,也算是一個奇葩了。

上次的軍工大單,讓孫明賺的盆滿缽滿,現在反而更上癮了。

他現在負責所有產品的銷售和售後服務。

他的年薪相對國際行情來說並不高,就30萬元人民幣。

除此之外,姜餘還給他們團隊毛利百分之一的提成。

至於,他自己最後能拿多少,姜餘是不管的。

不過,按照現在的預計,每年再怎麼差,銷售額也不可能低於10億人民幣。

可以這麼說,按照國內現在薪資標準,他的年薪算是最高的了。

即使那些外資和合資企業的總經理,真比起來還未必有他那麼高。

張書記的年薪定額是36萬,外帶年終獎。

主要是他的性格比較適合呆在廠區,又不想到處奔波。

姜餘聽他說廠裡面又接了幾個大單,很是高興。

局面總算是開啟了。

主要是幾個生產船舶的大型企業。

“老張,京都理工來的那些教授和學生們務必都要照顧好。”

“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能遷就的就遷就些,畢竟都是知識分子,不像咱們那樣皮糙肉厚。”

張書記臨走前,姜餘有些不放心,還語重心長的交代了一下。

“嗯……”

張書記答應一聲,便回去工作了。

關上房門,他抬著自己手臂左右看了看,很是疑惑,很是腹誹。

“俺哪裡皮糙肉厚?會不會用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