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餘這次來,除了看看他團隊和工作業績,還要給他們制定了未來幾天的工作計劃。

這些天,他們規規矩矩的在股市短線投資。

雖然賺的不多,但由於這些天的行情好,林林總總算下來後,差不多也有盈利1000萬美元了。

加上姜餘手頭上的剩餘的資金,現在至少也有3億6000萬美元。

看似不多,如果用高槓杆融資,就可以籌集到36億美元,最多甚至可以加槓至四五十億美元。

不過那個風險太大了。

他現在優選的目標就是港島股市,重點範圍就是恒生指數的期指,沽空憑證等金融證券。

他要趁著那些資本大佬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時,把這些棋子佈局好,儘量快速逢低吸籌。

像一些房地產上市公司,他也下了重注——賣空。

這一次,姜餘除了留下500萬美元應急之外,其他的都要投進去。

除此之外,高槓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工具。

這次過來,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穫,陳松的一個朋友,是一個股票分析師,最近從剛從華爾街回來。

陳松的意思就是想把他也拉過來。

但是他年薪就比較高了,要求是50萬美金。

姜餘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因為人才永遠都是最缺的。

他可以預知未來,但不可能事事都親為吧,只要掌握大方向即可。

何況50萬美元的年薪,又不需要馬上支付。

作為一名資深金融分析師,完全可以用他的知識把這50萬美元隨隨便便賺回來。

如果現在錯過了他,將來可能會後悔了。

陳松打個電話把老友喊了過來。

這個金融分析師雖然長的很大眾化,但是他有一個很霸氣的名字,名字叫做古問天。

姜餘也沒有跟他太多客氣,直接開始了對未來一週的股市行情進行了討論。

他透過自己建造的數學模型,和對未來一週的政局形勢判斷,做了一番綜合分析。

他十分肯定的判斷下週二即將港股將會迎來近幾年的大暴跌。

現在的金融學越來越偏向計量和數學,有些東西都是以數學為基礎的。

頂尖級的數學家特別是幾何學家,可以在高維空間思考,這些思維上的力量,是直接可以轉化到金融世界中應用的。

相對於金融的資訊,數學裡面的資訊更加與物化世界無關,更加抽象。

作為全世界最頂級的數學家,姜餘不管在高數,還是在幾何建模領域都是最權威的代表。

對他來說,港股的各種k線圖,金融引數等相對來說還算是比較簡單的。

古問天也被姜餘博學深奧的數學知識和邏輯理論深深折服。

他的數學也是很屌的,但比起姜餘,實在是相差太遠了,相差了不知道幾個層次。

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爭輝。

看到古問天頻頻點頭,姜餘心中還是比較滿意的。

他還是蠻有吹牛逼天賦的,如果不是有特別把握,他也不敢這樣胡吹亂侃。

畢竟,他壓根就沒有系統學習過金融知識。

那都是趕鴨子上架,在飛機上拿著金融學教科書隨便看了一會。

既然這裡有古問天坐鎮,那麼陳松就可以跟隨他去一趟華城。

事不宜遲,姜餘連家都沒回,直接出港島,在鵬城隨便買了一輛新車就往華城方向疾馳而去。

來到華城縣己經是下午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