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世界第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姜餘的獨立實驗室就設定在廠房隔壁。
夜深人靜的凌晨,阿飛就會跑到組裝現場檢查一番,發現有什麼不太精確的地方就會矯正一番。
這樣就保證了這臺機器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國內工人們也是第一次接觸這種高科技的機床。
要說百分之百精確安裝完全是不可能的。
……
一個禮拜後,整臺五軸聯動機床組裝完畢。
姜餘也進行了初步的電腦機械同步除錯。
因為菲菲是人工智慧,很快就讓新的作業系統適應了機器,經過一夜的磨合後,達到了完美匹配。
由於刀具材料方面的一些問題,總體的效能比說明書提供的引數要低那麼一點點。
作為國內首臺最高精度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它出現的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
孫明作為廠長,肯定希望自己的公司越做越強,名氣越來越大。
他希望邀請諸多高官和主管上級單位的領導們過來觀摩這一次的開機儀式。
姜餘沒有同意,這個玩意太高階,被太多人知道就不好了。
孫明也只好邀請了一些總裝部和軍工口的幾位技術專家。
姜餘則邀請了京都理工大學的楊校長,以及機械自動化系和相關類的主任、教授們。
姜餘這一次也是作為技術指導的身份參加儀式。
他走在前面,給大家介紹這臺機器的綜合效能和使用方法。
經過簡單的介紹後,他就停下腳步,面帶微笑的說道。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我們面前的這款機器,可以說代表了當今世界最巔峰的五軸聯動機床。”
不等大家發問,他又繼續道。
姜餘知道現在說再好也沒有用,實踐更能說明問題。
他朝眾人揮了揮手,然後高聲說道。
“大家請安靜一下,你們誰有那種比較複雜的零部件,可以讓這臺機器,嘗試打造一下。”
他的話剛落下,很多人就開始舉手,紛紛要求進行實驗。
姜餘隻好隨機讓一個專家給出了他要製作零部件的資料和圖紙。
終於到了最後測試階段,測試的零件是某軍工廠提供的。
從外觀判斷,這很明顯就是一個縮小版的航發軸承。
航空發動機效能的提高總是透過新材料和新的精密加工技術來實現的。
所以判斷一臺五軸聯動機床的加工效能到底如何,航空發動機裡面的配件加工精度有多高就可以展示出來。
姜餘在電腦上輸入軍工廠提供的尺寸資料和曲面加工精度,以及一些複雜的執行指令。
半小時後,姜餘按下了啟動開關。
機器外面有雙層防爆玻璃,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裡面的製作流程。
機器運作速度很快,噪音也不大,那些各種各樣的旋轉機頭,不停的切削、打磨,最後拋光。
整一個流程,行雲流水,毫不拖沓,工作機頭不僅速度快,精確度也達到了很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