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人才肯定優先得從自己學校招聘。

他打算高薪、高福利培養這些人才。

而這些人才首先就要有比較堅定的愛國熱情,其次才是才華。

姜餘顯然不願自己花巨資和精力培養的人才再為他人做嫁衣。

在圖書館的對外辦公室,他用電話聯絡了這幾家學校。

其中給他印象最好的就是西北工大和京都理工。

考慮到自己創業的環境需求,他選擇到京都理工。

這所學校是雙一流大學,教學質量和科研能力都不次於清北。

學校免他學費,並且願意提供實驗室研究的特權。

如果他在校創業,學校還給予大力支援。

其實,京都理工也想找一個合適的學生來造星。

既然姜餘有此意,雙方一拍即合。

京大有一個方正,華清有一個紫光。

京都理工怎麼也得有一個吧?

他們也很無奈的,因為學校的專業屬性,文科生非常少,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要想找一個文理雙全的全才很困難。

現在有一個送上門的高考狀元,又自薦在校創業,正合他們的意。

姜餘還提出一個小要求,希望自己的同學過去幫忙,給他一個大專生的名額就行。

京都理工也是很爽快的答應了。

一個大專生?

這算個啥?

要知道他們可是副部級的學校,連這一點都搞不定,那多沒面子啊!

姜。

回到家,姜餘就把自己選擇的學校告知了父母。

“阿勇,你中學的校長聯絡不上,到時候設宴擺酒沒他可不行。”

老爸對姜餘說的話還是有些不自信,加上校長一直不接電話,他就更懷疑了。

“那就多打幾次嘛,肯定會接的。”